该怎么形容呢?尽管此时仍处于战国时期,这些女子还被统称为官妓,但眼前这家青楼的模样,竟然与凡宇心目中的想象如出一辙。他不禁暗自思忖:难道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这种风花雪月之地的认知都是相似的吗?亦或是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中的某些欲望始终如一?想着想着,凡宇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一踏入那扇朱红色的大门,迎面扑来的便是一阵浓烈得化不开的胭脂粉香。这股香气仿佛带着某种魔力一般,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宽敞的大厅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客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与身旁的姑娘们调笑着。那些姑娘们一个个身着华丽的衣裳,脸上浓妆艳抹,风姿绰约。她们或轻盈地穿梭于桌椅之间,为客人斟酒上菜;或依偎在客人身边,娇声软语,谄媚讨好。
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繁华的景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龌龊之事。偶尔会有几只不安分的咸猪手悄悄伸出,在姑娘们露在外面的粉嫩肌肤上轻轻掠过。而那些姑娘们似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她们既不恼怒,也不反抗,只是依旧笑靥如花地轻轻拍开那些咸猪手,然后继续若无其事地陪客人们喝酒谈笑。
凡宇看着四周,却是青装粉黛,虽不是琼楼玉宇,但也相差不大。
在古代,“青楼”一词最初所指代的并非完全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种烟花之地、妓院之类的场所。它原本更多地是用来形容那些装饰豪华、富丽堂皇的楼阁建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观念的演变,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具体从何时起,人们开始将其与花街柳巷、风花雪月联系起来,已经无从考证。或许是因为某些历史事件、文化传统或者社会风俗的影响,使得“青楼”这个词语慢慢偏离了其本义,成为了一个带有特定暗示意味的词汇。
如今,当我们提到“青楼”时,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些放荡不羁、风流倜傥的场景;或者联想到那些红颜薄命、命运多舛的女子们。这种语义的转变既反映了语言本身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也折射出人类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迁。而这正是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自己从没穿越到现在都是一个老处男。
看着那些暴露在外的姿色,凡宇的老脸也是有些架不住的红了起来。
老鸨的目光锐利如鹰,当一位陌生的客人踏入门槛,她只消一眼,便立刻察觉到了来者不凡的气质。她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光芒,心中暗自断定,这定是一位贵客。
这位年轻公子身着一袭黑色长袍,那深邃的黑色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是尊贵身份的象征,非寻常百姓所能穿戴。衣袍宽松地垂于他略显单薄的身形,更显得他身姿挺拔,气质非凡。
他的面容俊朗,肤色白皙,唇红齿白,五官精致如画。尤其是那一双剑眉下的眼睛,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媚态,足以让任何女子为之妒忌。
老鸨心中一喜,知道今夜的春楼将迎来一场不小的生意。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迎上前去,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贵客光临,真是令蓬舆生辉。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年轻公子微微颔首,神态从容,他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听闻此处风景独好,特来一游。还请妈妈指引。”
老鸨闻言,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她知道今夜的春楼将因这位贵客的到来而更加热闹非凡。她连忙应道:“公子请随我来,我们这儿的姑娘个个才艺双全,定能让公子满意。”
也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凡宇僵着脸,结结巴巴地说道。
“我,我,点壶酒便是。”
凡宇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在位子上坐了下来。
他有些后悔,白起给的月钱可不够在这种地方花销的,而且要被那老头子知道自己来青楼,还不把自己的腿给打断。嘶嘶!
希望师傅不知道我来了这。要不然。。嘶嘶。。。
不想这些了,来都来了,想这些干嘛。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