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ABCD四大粮商(2 / 2)美利坚1995首页

abcd能够叱咤风云那么久,靠的绝对不止有钱而是各自背后都有人。甚至他们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天龙人。

再退一步讲。

设身处地地想,如果别人钱想买下他的银行、证券公司,他怎么可能会卖?

即使溢价五倍他也不会卖!

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这些公司是安身立命之本,不可能卖的!

对于这些粮商家族而言,公司同样是非卖品。

否则也不会稳健发展,上百年都不上市了。

就像嘉吉公司,哪怕到了后世,也同样没有上市,整个家族就守着这家公司生存。

所以现在米洛想要收购这几家非上市公司,难度极大!

“不管怎么说,还是得试试,否则靠自己发展,那要到猴年马月去。”

“abcd中任何一家都去试一试,重点放在adm和邦吉公司,这两家的成功概率应该是最大的……”

做了决定之后。

米洛立马让布莱克本基金这边下达命令。

其中帕拉丁投资负责去接触法国的路易达孚公司和荷兰邦吉公司。

而帕拉丁资本公司,则是负责接触嘉吉公司和adm公司。

至于其他诸如伊卡姆、达利文、保罗·莱因哈特、奥兰等公司,则是作为后面的备选。

当然,如果能够收购四大粮商中的其中一家。

以上这些公司同样可以作为并购的目标,去增强己方的实力,完善全球产业布局。

毕竟从调查的资料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四大粮商还不是后世的四大粮商,没有任何一家取得了市场的绝对霸主地位,都还在处于扩张之中。

比如adm公司,今年才制定欧洲扩张战略,现在正试图在荷兰和德国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扩张。

吩咐下面行动之后。

米洛的工作重心依旧没有离开农产品大宗交易领域。

对这四大粮商的收购,并不影响帕拉丁农业的继续扩充实力。

可以在美国继续买地,澳大利亚、南美这些地方,甚至是二毛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扩张的好地方。

同时亚洲也不能放过。

那个国家就别想了。

一个土地国有化,什么巨头想进去都白搭。

唯一的突破点是东南亚,这里的稻谷产量占据了亚洲稻谷总产量的百分之十八,占据了世界稻谷产量的六分之一!

因为东南亚得天独厚的气候,东南亚国家中,稻谷占据了粮食作物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而东南亚各国,也十分依赖大米的出口,东南亚各国的大米出口量,占据了亚洲大米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

当然,从许多数据上是可以看得出东南亚在稻谷领域的影响力。

但是如果更深入地分析一些数据,就可以看出东南亚各国在水稻整个产业链上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比如横向对比人多地少,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的霓虹。

稻谷单产在1977年就历史性地超过了六十公担每公顷,一公担等于一百公斤,所以每公顷的产量是六吨以上。

这还是在华夏的杂交水稻没有技术输出的情况下的产量。

而东南亚呢?

同时期每公顷超过二十公担的只有印杜尼西亚和马莱西亚。

诸如缅甸、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国,没有一个超过了二十公担每公顷,最低的泰国甚至每亩单产不足一百二十公斤稻谷!

亩产更高的印杜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水稻种植,却都是仅次于橡胶种植的第二大农作物。

反观其他国家却不是如此。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缅甸、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国根本就没有充分利用土地,都是粗放式种植管理。

哪怕是这些土地的水稻种植产量翻三倍多,才堪堪与霓虹的水稻单产持平。

但是以这四个国家近两千五百万公顷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追上霓虹的种植水平,那么将增加近一亿吨的产量。

就更不用说内地的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东南亚之后的产量了。

所以现在深入到东南亚各国的水稻产业中,正是绝佳的时机。

在华夏这个水稻种植大国的稻谷都不出口的情况下,深入控制东南亚各国的水稻产业,就足以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粮食巨头。

除了东南亚以外,南亚半岛的印杜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印杜在、水稻、小麦、玉米和黄麻等农作物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就比如这一作物,印杜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占据了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衣食住行,人生四大需求。能够影响其一,就已经是世界级富豪。

要是能控制其中一项的三分之一以上,那你的声音能让全世界都需要聆听。

而大宗商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衣食住行。

说到底,与重工、金融和传媒等领域的公司相比,还是米洛之前对其不够重视。

等他爬到了现在的高位,成为波士顿财团的领袖后。

才越发明白自己和波士顿财团究竟在哪方面有所欠缺。

很明显,自己和波士顿财团,甚至是周边亲善财团们最欠缺的就是大宗商品里的粮食、橡胶、这些的影响力。

其实几大财团也都欠缺,因为各大财团偏重的实际上还是金融。

了不起摩根重视钢铁和交通,洛克菲勒重视石油能源,芝加哥重视商业,加州重视航天科技……

在衣食住行方面,大财团们要么力有未逮,要么只能和嘉吉之类的合作。

也许这是个突破口?

米洛这样想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