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幅成名作十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作,画最大的框架就是一条乡间小路,无论是路旁的植被还是生物,全部都是灰色,硬生生的呈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绝望的场景,可最吸引人的却是走在路上的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即使她五官精致,美丽动人,而是她身上穿着一件大红色连衣裙,头上带着的不是头纱,而是一个彩色的花环,眼睛望着手中一朵枯萎的玫瑰,眼神之中含有说不清的情感。
当时这幅画面世的时候引起了界内不小的轰动,不光是因为它的美丽与特别,更多的是其中的含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明明已经知道却又抓不住。很多人都在猜测这是一幅有关于爱情的故事,也有人说这是反应社会是黑暗的,也有人说这根本什么都没有总之众说纷纭,但是萱姨却从未出来解释过这幅画,仅仅给了一句“想太多了!”
萱姨的画大多都不一样,并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并不是看到什么画什么,而是当她看到那样事物而联想到的才是她笔下的产物,很多东西她画的时候因为是自己所想象的,因此也常常会出现那种见都没见过的事物。
想得多了,心也就那么大了,很多事情也就没怎么上心了。毕竟脑子就只有那么大,很快就会想到别的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随着时间洪流的推移,事情也就容易被遗忘。
为了留下点印记,她渐渐喜欢上了写日记,所以即使她忘了很多事情,日记里也会有曾经的记录。
但是不知为什么,她从不会去翻开日记本的前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