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廷杖御史(2 / 2)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首页

“父皇难道忘了吗?”

朱标一连串的发问,丝毫没有给朱元璋留任何的余地。

朱元璋兀地勃然变色,气出急促,语带颤音:“是咱的命令!”

“陛下息怒。”见陛下与太子之间已然剑拔弩张,刘基出班禀道:“御史韩观妄议陛下决策,罪该万死,其罪当诛。”

“但御史韩观舍身以诤,条陈时弊,也尽了当臣子的本分。”

“臣恳请陛下念在韩观年迈不堪廷杖,饶恕他这一回吧。”

刘基作为御史台主官,自然要维护自己的下属。

“臣附议,恳请陛下饶恕韩观。”御史欧阳韶、周观政、韩宜可等御史台官员纷纷出班为韩观求情。

“不——可!”满脸愠色的胡惟庸刚准备出言阻止,结果被中书省左丞相瞥了一眼,又生生地将话吞了回去,极不情愿的说道,“臣附议。”

朱元璋见太子和众大臣为韩观求情,脸色也缓和了下来。

自古不杀言官,这是千百年来的古制。

如果今日韩观毙命当场,那毫无疑问,自己会被史书定义为一个任情喜怒、滥施淫威的无道昏君!

朱元璋自然是不会这样干的。

“众爱卿平身吧。”朱元璋来回踱步了一会,“既然太子和众大臣都为韩观求情,那咱就饶他这一回。”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免去韩观御史一职,永不录用。”

“谢父皇。”朱标长出一口气,紧紧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陛下圣明。”以刘基为首的御史台官员也一起叩谢皇恩。

“分封之事择日再议,众爱卿先退朝吧。”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标一眼,扭头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进入后殿。

“退朝!”

李顺鸭公嗓再次响起。

文武大臣早已在这紧张的氛围下吓得冷汗直流,都害怕惹祸烧身,一听到退朝,一溜烟转眼跑了个干干净净。

“这次相国大人大度,权且放过你们一次,下次就没这么好运了。”

胡惟庸朝着刘基、杨宪恶狠狠地摔下这么一句话,转身小跑着跟着李善长出了奉天殿。

朱标和刘基等一众御史台官员只得抬着奄奄一息的韩观出了皇宫。

朱标将一众人送出午门,并叮嘱刘基无论如何地照顾好韩观后,才独自回宫。

正当朱标走到奉天门时,迎面便看到内使监监令李顺带着几个小太监,他们嘴里还嚷着些什么。

为了听清他们说什么,朱标闪身躲在门后的角落之中。

只听见李顺后面一个瘦小的太监疑惑地问道:“您瞧韩大人的老身板,竟然能挨四十下廷杖,真是神了。”

“是呢,是呢。”另一个太监赶忙插话,“这可是第一位能在金吾卫手中撑过四十板子的主。”

“你们这些小猴孙晓得什么?”李顺轻蔑一笑,“这都是陛下的旨意。”

“哦?”两个小太监听到监令大人这样说,心中疑窦重生。

要将韩观杖毙的是陛下,留他一条性命的也是陛下?

齐问道:“请监令大人示下,小人这浆糊脑袋,实在想不出来。”

李顺听罢,哈哈大笑起来。

“廷杖规矩是死的,也是活的。”

“轻与重、实与虚,部位不同,打的程度不同。”

“轻者身上留些淤青,几日便好,重者皮开肉绽,严重致死。”

“光是下令的说法就大有玄机。”李顺斜睨着两个小太监,阴阴的说道。

“您说,您说。”被勾起兴趣的两人满是乞求的看着李顺。

“打就是意思意思,不伤人性命。”

“着实打,就是真打,能不能活就看个人体质了。”

“用心打可就是往死里打了,纵然有九转还魂丹,也救不了了!”

“你们想想在大殿上陛下说了什么?”

李顺说完,大踏步往宫内走去。

“高、高,实在是高!”两个小太监屁颠屁颠赶了上去。

看着李顺三人远去的背影,回想起他们说的话,朱标原本落寞的心中又燃起一团热烈。

自己的父皇朱元璋,或许并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冷血无情、杀人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