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章:玄学风云(1 / 1)追杀苏百里首页

怪和尚听完,回道“她是黑莲圣母,不是你大嫂。”那人只答应是、是、是,这才又问道“木公子可是服诛了?”怪和尚嗯了一声便不作声,那人也不问过程如何、最后如何处理的,只是转了话风,说道“千禧年之后,上边让‘定下往世一千年,道法不生,神意不长’。”

自中华建国以来,玄学经历了一段沉寂后,迎来了蓬勃发展之机,经济复苏,玄学复苏。千禧年之前这一阶段很多成神坐祖、功成名就之辈,儒、道、释大能频出,就连魔道之辈也是高手频现。经过多年发展,玄学界总结规律,分文别类,称法力高深者为天王,称道行高深者为天尊,两者均有之为大圣。

江城之地,民丰富庶,长江、汉江分成江城三镇,由于其地广湖多素有千湖之城的称谓。自那日怪和尚接完电话后,上头要他速来江城,约莫一昼夜中午到达这荆楚之地。怪和尚从长江大桥俯看两岸,甚是雄伟壮观的长江浩荡,船只往来不稀。随着火车向前看一座楼宇印入眼帘,黄色外身,勾心斗角,五层宝塔,立于铁路之旁,遥遥望去,好似飞鹤展翅、鸾鸟翱翔。怪和尚望得出神,只觉此楼在神而不在形,正想着,车笛声声,江城站到了。

怪和尚找到约定的宾馆住下后,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拍他房门。怪和尚打开门,是一青年,浓眉大眼,鼻梁高挺比较令人注意的是两支袖子甚是宽大。让开身,青年进屋也不谦虚,一屁股就坐到了床上。青年率先开口道“几点到的?累不啊?我是少林寺俗家弟子,我叫李云来。”怪和尚看他坐床上,自己也不好坐在椅子上,也是坐在床上,两人对称似的坐着。怪和尚感觉坐的近了些,不过听到对方是少林寺俗家弟子也就不甚在意。怪和尚回道“还好,道友名中有云,也是缘分,吾乃苍云庙的和尚。”李云来瞬时站起,惊讶道“道友莫非就是‘怪和尚’?我说上头神神秘秘的也不说是谁,接头了便知,原来是你。”怪和尚也不知道为何他这么大反应,只道“道友,此次上面令来江城可是有什么事?”李云来感觉自己反应大了些,于是站着答道“一年之前,有座烂尾楼生了事端。”

一年前,夷陵一座烂尾楼住着几户人家,因为楼房烂尾,有欠下债务,逼不得已只能住在烂尾楼里过火,虽无水电,却省得租金,也好度日。烂尾楼所在之处是新开发的小区,属于城市郊区,虽然烂尾,但主体已封顶,既是幸事也是悲事,幸在遮风挡雨悲在四面露风,听楚歌者,无外如是。这一日晚,有人发现小区发现一座烂尾楼忽的金碧辉煌,只觉仙乐飘飘,丹香漫漫。从小区路过的人只是远远走掉,但小区里的其他烂尾楼的住户很是惊讶,仔细一看,这烂尾楼早已变成飞梁画栋、琼楼玉宇。有些人好奇的紧,心中痒痒,去了楼中。只见烂尾楼里的邻居已是丝绸华缎、锦衣美袍,人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喝着美酒,开怀畅聊。有的人正惊讶见,发现和他一起进来的衣服也变了,低头一看自己的衣服也变了,都变成华衣锦盖。进来的人们还未反过味来,只听仙乐降下,白鹤飞来。这其中有一人心想这等奇观雅艺一定要父母过来看,他想父母操劳半辈,供他读书,帮他买楼,大事晚辈之际,却买了个烂尾楼,还有帮他还债,不觉悲从中来,眼泪打湿眼眶,赶忙出去找他父母。等他领着父母再回来,那还有什么高楼琼宇、锦衣仙乐,黑洞洞的烂尾楼里静悄悄,像是蜉蝣死在了黎明之前。

李云来说完后,怪和尚道“那人真是福缘深厚。”李云来道“确实,此人讲述之后,给了一笔钱安抚。”怪和尚斟酌一下,说道“此楼甚是奇特,并非凡间所有,能附在其他楼身显圣。”李云来似是觉得站累了,又坐回原位,道“经查,此楼明末清初之时曾出现过一次,它被称为‘天意楼’,进此楼者下落不明,踪迹全无。那些烂尾楼住户已定性为失踪,找了几个算师算过,却是显示已死了,但尸首何处,却算不出来。”怪和尚道一声“阿弥陀佛”,心中悲悯,生时未能有个安心住所,死时未能有个安身住所,只觉浮尘眯眼。李云龙看着怪和尚不语,心中已有思量,说道“我知道友心中慈悲,只是这天意楼出现的突然,为此上边花了代价,根据烂尾楼那个幸存者,知道了一点跟脚,这天意楼会出现在在江城,只是云遮雾照、渺渺茫茫。”怪和尚站起身来,说道“天意楼,天意难测,那就全凭天意好了。”李云来也随之站了起来,道声告辞,从而离去,怪和尚送到门口说声再见,未去远送。

李云来离了宾馆,只觉得这怪和尚深不可测,他话并未说全。上边不仅要捉它跟脚,解决天意楼这件事,还有一点就是那传国玉玺之灵在这楼里,玄学界的一小撮人管那东西叫做“玺魂”,可这小撮人中的几个,花费了较大的代价才查到了玺魂去向。他不知道怪和尚知不知道这件事,他之所以知道因为他是少林寺俗家第一弟子,人送绰号“大瀑流云”,师从智远老僧。他来时听他师父说此次协助他的乃是佛门四大和尚的怪和尚,心中自然想见上一见,见到人后,立马坐近看其面向,只是看来看去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普普通通。可就在怪和尚说到天意难测时,他利用佛家天眼通,看到此人头顶阴云密布、灰气纵横,好似就要降下劫雷,心中一惊,故作镇定的离去。李云来感慨万分,这一次来协助的人已然不一般,只怕其他势力来人也不会弱到哪里去,看向天空,叹道“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