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则是搬迁到了南城。
虽然城中大多数民居还是草棚,但县衙倒是修的气派。
青砖白瓦,构筑出一座气韵典雅的院落。
“蒙城知县何在!”
一行人也没用仪仗开路,直接轻装简行就闯进县衙。
走在前面的侍卫们,直接推开了试图盘问的衙役。
“尔等何人?”
“不知所来何事?”
县丞看出来来者不善,好言问道。
其实稍微一看,就知道面前这几位绝对都是皇子藩王。
毕竟一个穿着明黄色团龙袍,三个穿着朱红色蟠龙袍。
这样一问,也仅仅是出于程序正确。
“蒙城知县何在?”
领头的人也不回答,只是重复着之前的问题。
“本县知县前往京师述职,暂时不在蒙城。”
“诸位若是有要紧事务,可告知在下。”
县丞恭敬稽首拜道。
朱标开口道:“蒙城本地谁人负责农桑之事?”
县丞一听就知晓,对方为何事而来。
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在下负责蒙城农事,有事皆可问在下。”
蒙城作为小县,实际上没有专职的治农官。
县丞兼顾着水利、粮马、刑名、钱谷等事务。
这也和明初合格官吏人数较少有关。
没有那么多人来分担政务。
一直到宣德之后,才确定了专门的治农官。
“孤自城外看见,不少田里麦苗稀疏,你这县丞既然管着农事。”
“如何坐视农田荒废?!”
朱标虽然被称为老好人,但并不是烂好人。
孰是孰非,他还是能够分得清。
县丞苦笑一声后道:
“殿下,只见到麦苗稀疏,却不曾知道就这些麦苗还是我等好不容易保下来的。”
接着县丞便解释起麦苗稀疏的原因。
原来当地已经好几个月不曾下过雨,干旱日久。
麦田播种时,好不容易才从大河里挑了一些水浇田。
不过也是聊胜于无。
“知县便是去中书省讨银子,想要将蒙城内,荒废久已的几条灌水渠修缮一番。”
“蒙城当地我记着去年可是收了五千多两银子,钱呢?”
朱标沉默片刻后说道。
这几年他帮着老朱办事,对这些还算是了解。
县丞苦着脸道:“去岁,蒙城大雨冲垮了城墙,重建城墙花费好几千两。”
“如今府库之中,虽然还有几千石粮食,不过却没多少银子。”
“光有粮食,可没办法修好水渠。”
明初其实还有沉重的劳役负担,不少农户每年都要有一个月时间来服徭役。
期间基本都是自备干粮。
人力对于当地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他们缺少的,是各式各样的工具。
总不能够让人用手刨土,来修水渠吧?
朱樉倒是眼前一亮。
自己冶铁工坊内,可是有不少的钢制农具,整日愁没地方卖呢!
这销路不就来了!
没钱也没关系,自己的应天钱坊可以借钱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