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印子,其实就是放贷。
大明没有官方贷款渠道,想要借钱一般都只能依靠私人关系。
农户们多是向当地的地主土豪借贷。
若是在元末的时候,利率在三成都算是大发慈心的善人。
五成利率算是良心发现,想要给自己积点阴德。
七成利率算是正常水平。
不过洪武初年,因为朱元璋的大力抑制,其实还没达到这样的程度。
毕竟刚刚战乱死了一大批人,也没有太多天灾,种的粮食还是够吃的。
“旁的地方不说,应天已经有两月有余没有下雨,百姓的生活估摸着也不太好。”
“我有心借钱给他们,让他们过灾。”
“也算是为父皇、母后攒一攒功德。”
这样的理由,确实能够打动两个少年的心。
朱棡开口道:“那利子要多少才好?”
宫中其实也有不少妃嫔在外头偷偷放印子,所以两人倒是也没问什么是放印子。
“既然是要积德,便不收利钱了。”
朱樉道:“不过要他们签一份契约,若是到期还不上钱,便要到咱们的矿山之中做工还钱。”
挖矿是重体力劳动,不会有太多的人会想要来挖矿。
因而朱樉只能够想尽办法,来给自己的矿山多弄点劳动力。
“若是商人大户借钱,那就按照市面上正常的利来。”
朱樉提出的方案,两人思考一阵之后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便答应了下来。
这钱本身就是朱樉借来的,只要不是太离谱,两人都不方便反对。
“这件事,三弟。”
朱樉看着朱棡道:“我想交给你来做。”
朱棡已经十三岁,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大人了,勉强可以担此大任。
“就先拿一万两银子、一万匹丝绢出来做这事吧。”
朱棡没有拒绝,他也想要做成一番事情:“不过二哥,咱们这该叫个什么名头呢?”
朱樉本人是个取名废,道:
“皇家钱坊?”
“不行,不行,皇家的名头不可乱用。”
“那不如叫朱家钱坊?”朱棣在一旁提议道。
朱棡摇摇头:“不妥,这钱坊里不止有我们家的钱。”
“不如就叫应天钱坊?”朱樉思考一阵后道:“目前咱们就在应天附近尝试着做做。”
两人对这个名称倒是没什么异议。
接下来,又和两人聊了聊他们即将要接手的一批军械。
两人都从朱樉这里买了不少的火枪。
主要是燧发滑膛枪,不过也有一部分转轮枪用来武装身边的贴身侍卫。
他们各自的一千五百人,也都采用和朱樉类似的火枪阵。
只不过因为没有火炮和骑兵的缘故。
他们采用的都是花阵,而非朱樉那样的纯阵。
阵型之中,除了火枪手,还有不少的长矛兵。
这一夜的应天,热浪滚滚。
虽然宫殿之内,有冬天从北方运回来、一直存储在地窖之中的大冰块。
依然觉得身上出了不少汗,混杂着水汽,黏糊糊的。
一夜也没有睡好几个时辰,便天光大亮了。
一轮红日,自东方一跃而起,缓缓挂在紫金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