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张良的错判(2 / 2)阴谋天下秦二世首页

在本故事中,刘邦没有遭遇鸿门宴危机,所以和项羽之间的暗地较劲也没达到史书中那么白热化,刘邦更多的是向项羽表现一种恭顺的态度,所以在南阳称王后就从丰邑接回了所有家眷。

这也是一种表示,等于是对项羽说,你看我把家眷都接走了,对楚地并无丝毫觊觎之心。

此番伐楚刘邦不是没想过在楚地称王时带着家人风光而归,但这也用不着太急迫,等彻底搞定了项羽之后再接来也不迟。

所以在本故事中,也就没有了刘邦为了自己快速逃命丢弃儿女的事情,有些看官可能会失望了。

当然了,北面的樊哙就得到了另一项工作:翻修刘邦老宅,把其变成一个行宫,待刘邦取得最终胜利后高调回返故土、衣锦还乡时用。

樊哙哪儿耐烦做这种事务,转手就交给了卢绾。

张良为此番伐楚制定了两种方略。

若樊哙挡不住急于重夺彭城且战斗力爆棚的项羽军,就“力所不逮”的让项羽军冲破阵线,放其攻向彭城。刘邦则以彭城为饵吸引其夺城,殷王军和樊哙军则从外圈再度包围项羽军,适时的来一个内外开花将其击溃,一定乾坤。

若樊哙军与项羽军势均力敌形成相持,刘邦军和殷王军就从东西两侧围上去困住项羽军,让其粮秣无法补充,这样项羽军心不稳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溃散。

方略既定,然后……几位王,即汉王、殷王、韩王,就开始天天饮宴歌舞享乐起来。殷王虽领一路军,可萧县距离彭城只有六十里,快马只需一个时辰就能赶到,所以他也很放心的呆在彭城宫中,这比呆在萧县舒服多了。

三个大王都快快活活的享受生活,上行下效,各路领军将军虽然职责所在不能跑到彭城与大王同乐,实际上在自己的驻地也是昏天黑地的肉山酒海。

项羽未灭,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大松心?

“之前军师不是亲自算过,彭城丢失的消息就算八百里加急,项王也要至少一日后才知。十万大军停止攻城做回师的准备至少需要三到五日,为了防备田横在其撤军时从后袭杀,还只能分批回军,并留有足够后军防备,回速必慢。城阳到彭城千里,就算楚军粮秣辎重不多,回军速度也能达到一日一程半,呃,”刘邦打了个酒嗝,“一日行四十至五十里,也至少需要将近二十日才能接近将军哙的胡陵阵线。”

刘邦掰着手指算着:“就把项王得讯和准备回师的时间都不算,二十日总是要的。咱们现在得了彭城刚刚五、六日,军师何须忧心?”

他冲着张良摇摇手指:“且放宽心。寡人向军师保证,四日后我与两位大王就一同去各路军巡视,加强战备,激励士气。”

殷王卬和韩王成一起向张良举了举酒爵,表示同意刘邦的意见。

刘邦又从半躺状态努力的欠起身:“我军有十日时间整肃备战,而楚军则是远途奔走,最后战局胜负如何军师当有判断,尽管放宽心。”

韩王成此刻比刘邦还要醉得更多一点:“国相且放宽心与孤等好好欣赏乐舞。这些年孤太使国相辛劳,时刻都在为孤和汉王耗费心神,难得现在成功在即,也一同享乐这么几日吧,不要太过担忧了。”

张良叹了口气。

刘邦的理由足够,北面灌婴的斥侯几乎控制住了项羽军走泗水回师的所有通路,南面沂水方向他也让夏侯婴部署了足够多的斥侯防备,倒确实不应怕项羽军突袭。

至于项羽会不会用一偏师高速偷袭,张良不是很担心。伐齐楚军一共才十万,如果再只选其中一部分悍卒回军,那这边二十六万大军还挡不住?

刘邦与项羽在雍丘共同战斗过,对项羽领军作战能力和自身勇武都还要更了解一些,反而没有张良这么乐观,他只是认为从时间上还有自己享乐的余地,所以想纵情几日。

张良可是没有见过项羽率领下的军队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只按照一般较强的军旅来判断,这就铸成了大错。

因为就在此时此刻,项羽以八千子弟兵为主力的三万骑军已抵达胡陵西北二十里处在进行最后的休整,卸下鞍辔喂马,军卒吃干粮并小睡。

这个位置到萧县已经不足三百里。

《三国志》里说曹操追击刘备时有段话说:“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也就是说项羽只要全力行军,这三百里不过一日一夜可达。

当然,《三国志》在“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后面还有说:“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意思是这三百里跑下来,曹操的轻骑战力也不剩多少了。

项羽并没有用一日一夜杀至萧县的打算,他手中这三万卒虽然战力强横,但真要是在一日夜行三百里后立即投入战斗,因疲惫导致的战力下降加上人数本就不占优,他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且再往前行,应该会遭遇到诸侯联军的斥侯,很难再这样无声无息的靠近对手了。

此时天已近黑,他们在此也已休整了一个多时辰。项羽的计划是,由项庄从子弟兵中选出五百最机警的军卒,分为十队潜行向前,将前路中所遇到的汉王联军斥侯尽量剿杀。待天黑后,用最少的火把,由极为熟悉道路的人引领连夜行军,两夜行完三百里路,抵达萧县前再休整一个白天,入夜后向萧县发起进攻。

然后,就是需要连续作战的时候了。一旦夺取萧县击溃那里的联军,立即就马不停蹄杀向彭城,打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项羽选择萧县为突破点,与陈平的思路是一样的。萧县是魏、殷、赵、燕四国联军的驻地,最难于统一指挥,军心也最容易先垮掉,而这个方向又最适合在攻击彭城时堵住城内人向西逃跑。

_

“听说樊将军在沛县天天大宴诸将,却是咱们这些小卒,天天在此巡查,防范项王杀回来。”

一伍汉军斥侯懒洋洋的牵着两匹马在巡逻着。

“别说樊将军,就说咱们的卢将军绾,说是带着五千人驻守丰邑,实际上又要征召壮夫给大王修筑行宫,又要负责丰邑东二十里内的巡查,比任何一个将军都累。”另一个斥侯抱怨着。

“可不,其他各军将军饮宴,下面的士卒还能休息待战。咱们又要当壮夫筑建,又要做斥侯巡查。”

这一伍的伍长听得不耐烦了:“说这些有什么用!这一趟总算走到地头了,天马上就黑,咱们还要向回巡查二十里呢,先找个好地方停下来歇息一刻,大家轮流盯着点儿。”

他一指拉着马的两个比较瘦小的军卒:“尤其你们两个把精神打足了,一旦有事就指望你们俩报信了。真遇到项王的大队斥侯,我们三个没马的还要用命替你们来迟滞敌人的追杀。”

那两个军卒一挺胸:“放心,谁犯困我们也不会犯困。”

就在他俩挺胸的一瞬,两声惨嘶,他们拉着的两匹马奋力一挣,接着就轰然倒地。

几个人一惊,本能的转头去看,这才发现每匹马都中了两支长箭,一匹马眼和马颈中箭,另一匹马两箭都射在马头上,两匹马都在地上抽搐着。

“敌袭!”伍长率先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一声大喊向身前的两个军卒扑去,想要把他们砸倒在地。

可惜晚了,一蓬十几二十支长箭准确的跟着射了过来,五个人都被射中了头胸位置,和那两匹马一样倒地抽搐了几下就一命呜呼。

周围没有人现出身形,没有人过来检查这些斥侯是不是真的都死了,仿佛射箭之人对自己的箭法有足够的信心,又仿佛这些箭是从阴曹地府里射出来的。只有越来越黑的天色下,几十步外静悄悄向远方窜动的二十多个黑影犹如鬼魅一般一闪而没。

在这个黄昏到夜晚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西至丰邑东至沛县之间并不多的几个相对固定地方。

樊哙军沿着泗水向上游放出了大量的斥侯,并在沛县到泗水亭之间四十里左右的东西线上向前五十里、向后二十里用一百多伍的一千多卒充当斥侯,构成了一个斥侯网,前后左右任何一个方向上相隔五里都有斥侯蹲守监视,并定期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