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目光中闪烁着好奇,他在众多兵马中独独注意到了郑易。
毕竟,在这样的队伍里,郑易出众的容貌很难不引人注目。
古人对于俊美之人总是多一份留意。
接着,刘备的目光又被郑易身旁的关羽和张飞牵引,仅从二人身上散发的威势,便知他们是勇猛的将领。
他隐约感到自己与这两位似乎有着某种未解的联系。
摇了摇头,他一个卖草鞋的小贩,怎么可能与这般猛将有所牵连呢?
收回思绪,不再过多幻想。
他此刻要考虑的是在这诸侯会盟中如何为自己谋取利益。
胸怀壮志的他,不甘平凡,不甘只做卖草鞋的人,也不愿永远屈居于公孙瓒之下。
他知道公孙瓒虽与他同门,却并不看重他这个出身寒微的弟子。
在这个时代,没有高贵的身份,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轻视。
刘备不愿如此。
这次讨伐董卓的诸侯会盟对他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哪怕没有做出显著的贡献,也能借此获得讨伐叛贼的荣耀。他早已计划好了下一步行动。
郑易的目光再次落在公孙瓒的队伍上,相比刘备,他更关注另一个人。
然而公孙瓒身边的人不多,没有他期待见到的身影。
“赵云这样的猛将,必须收入囊中,至少不能让刘备轻易得到。”他心中盘算。
“没有关羽和张飞的刘备,一旦得到赵云,必定重用,那时的威胁不容小觑。”
实际上,在三国后期,赵云的登场并不频繁,原因在于他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
一位绝世武将被当作保镖使用,岂非大材小用?
这正是因为刘备已有关羽和张飞。
郑易开始构思如何将赵云引至曹营,不仅如此,这次会盟中的其他人才也是他的目标。
若能全部招揽,不仅能增强曹营实力,也会削弱其他诸侯的力量。
然而要在众诸侯眼皮子底下挖人,并非易事。
但郑易深信,只要有合适的手段,没有挖不倒的墙角。
一个时辰过去,各路诸侯悉数到场。曹操混在其中,默默计算人数,试图验证郑易的预言是否准确。
“嗯,兵马确实有三十万,但只有十六路诸侯。”
得到这个情况,曹操立刻来到郑易身边询问。
“太白,我刚刚数了数,兵马三十万没错,但只有十七位诸侯。”
只要实际情况与郑易描述的不符,那就意味着他们未必会输给董卓。
郑易瞥了曹操一眼,语气略带责备:“你是不是忘了算你自己?“
“我?”
曹操愣住了。
这次会盟来的都是太守或刺史,名义上,他此刻是张邈的手下。
身为小小校尉,他何德何能与诸侯并列?
然而曹操心中却暗暗窃喜,郑易竟把他视作诸侯之一。
这表明他在郑易心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但他瞬间警醒,差点被这小子的甜言蜜语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