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楔子(1 / 2)无限养娃首页

每当有熟人遇到郭志刚,总免不了笑呵呵地问道:“老郭,你养了多少孩子啊?”这时,郭志刚会高兴地回答说:“现在已经有356个了!”紧接着,对方便会赞叹不已:“厉害,厉害啊!才多久不见,你又添了几个孩子。照你这速度,过几年怕不是要有上千人喊你爸爸啦!”

这场景,陌生人要是看到,一定会认为这两人怕不是有病吧!然而,这确实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自从几年前,郭志刚受到他妻子的影响,坚持收养孤儿弃婴,他逢人就说:“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孩子没人养,记得第一时间联系我!”

当然,只靠别人介绍,他是收养不到这么多孩子的。最关键的是,他跟全国各地数十家儿童福利院有联系合作,加上这两年他盛名在外,养育条件优越,大家都愿意把孩子给他抚养。而且,他的大部分孩子也是在最近两年他成名之后才收养的。

随着孩子越养越多,人们对他也越来越尊敬。不管他的年纪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朋友们都喊他一声“老郭”。然而,老郭并不是很老,他今年才满35岁。他的三百多个孩子里,只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是他妻子生的,其他的孩子都是他这些年不断收养的,但是他都是一样对待,甚至自己的亲生孩子,他还关注得比较少一些。

说到对于孩子们的关注,就不得不说那些不明就里的朋友总是爱假装不怀好意地问他:“你养这么多孩子,你分得清楚谁是谁吗?”郭志刚每次都会从他那随身携带的有些老旧的黑色皮包里,拿出两本略微破损的又厚又重的笔记,给他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孩子。他缓缓地翻着笔记本,耐心地解释道:“你看哈——我这本子上,每一页记录一个孩子的信息,姓名、性别、生日、收养日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等,还有原家庭信息、成长经历……旁边还贴着两三张他们的小照片。我自从开了幼儿园,养孩子就变成我的主业了,以前的生意都交给别人去打理了,除了偶尔出差,我大部分时间是跟孩子们在一起的,而且这些孩子都是来自不同家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大家长相也各不相同,很好辨别,怎么会分不清楚呢?”

回想起来,郭志刚养孩子有十来年了,开始只有自家两个孩子,后来收养了一个孩子,再后来从上海回安徽老家,开了一家幼儿园,就陆续收养了许多孩子。这两年孩子养得多了,他准备再开一家幼儿园,原先开的幼儿园以后就不对外招生了,只养育他收养来的孩子。另外,他也有几十个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包括他自家的两个孩子,不过,学校就不用建了,这些年农村孩子少了许多,小学初中不断合并,而他收养的这些孩子,正好能避免一些学校就此关闭。但是,年纪再大一些的孩子,他就没有了,一则他开始收养孩子也没有几年时间,孩子们都还没长大;二是再大的孩子马上就成年了,很少有人会遗弃或者送养,遇到不幸父母亡故成为孤儿的,一些近亲监护人也就养了。

郭志刚老家是大别山脚下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城东一条宽阔的省道延伸出去,道路两旁全是一栋栋紧挨着的三层或者四层楼房,而两排房子后面则是一大片平坦的田地。在二十一世纪,零几年的时候,这条省道修好了,此后附近的村民便不约而同地在道路两旁建起了新房,而以前的村庄也就逐步消失了。郭志刚的父母也把房子建在了这里,而这房子则是他们目前唯一的住所。

郭志刚回乡开的第一家幼儿园便选址在这城市边缘,临街修建的教学楼,操场在中间,里面还建了一栋绝大部分幼儿园没有的宿舍楼——他那时心里已经有了持续收养孩子的打算,给孩子们安排了住宿。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几年时间,幼儿园便人满为患,慢慢地没办法对外招生了,慢慢地宿舍楼也住不下了。好在他早有准备:他知道孩子们没几年就长大了,后面读小学,继续住在幼儿园里,总会有些不大合适,但是小学基本上都是没有宿舍的,于是他又选择在附近盖了一栋宿舍楼,按照大学四人间宿舍的标准,上铺是单人床,下面是书桌衣柜,每间房都有阳台和卫生间。

这栋宿舍楼盖了五层,每层十间房,能住两百人。长大的孩子从幼儿园里搬出来,住到这里,幼儿园就又能收养更多小孩。只是此时,住进来的孩子并没有多少,有不少房间还空着。于是,郭志刚便重新安排,把一楼全部开辟成幼儿园宿舍,把幼儿园里大一点的孩子也安排过来住。而这栋宿舍楼后面,还有一座食堂,以及一栋正在建设当中,也是一样规格标准的宿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