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雨滴在油纸伞上的声音。
“同学们!”张天赐的声音从大门处传来,此时,我们已吃完了饭,在大堂聊天,王婶将碗筷收拾好就去厨房了。
他收起雨伞,随手放在门边的伞篓里。“同学们,今天下雨,我们原定的计划去不了了,就给你们讲讲我们村的历史吧。”
他做到老师旁边的空位上,从包里拿出一本大册子。
那册子泛黄,边边角角有些破烂,用线装订,看得出有些年头了。
“这是我们村的村志,里面记录了村子的发展历史。”
张天赐慢慢地翻着这本老旧的册子,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个村子的来历。
六百多年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四起,各小国都在互相攻池掠地,战乱中很多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有本事的就找活干,有些实在没法活的,又或是不想死在战场上的,就落草为寇,到其它地方,抢吃的,抢住的。
他们的祖先们也是当时被抢的对象,强盗用武力将他们赶走,占据了原来的村子,那时村子里只剩下老弱病残了,大家争不过,只能在第一任村长的带领下去找新的地方,他们向山里走去,想要找到一个没有强盗,没有战争的地方。
后来,他们翻山越岭,终于发现了一个村子,那里三面环山,而另一面被一大片树林挡住,强盗很难找到,战乱也波及不到。那村子虽然看着很是破败,很久没有人居住,不过房子还算保存完好,勉强能遮风避雨,他们便在此定居了下来。
这个村子很隐蔽,与外界几乎隔绝,一开始没什么人闯入,村里的人也很少出去,好在有溪流,有田地,大家也能活得下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生活好了起来……
“我们村子的来历就是这样,其实很简单,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张天赐合上没翻几页的村志,向我们问到。
“你白天说,旁边那座山上的祠堂原先是一户人家住的地方,都是一个村子的,他们怎么会搬到那么远的地方啊?”
我对白天看到的那个祠堂实在是感到好奇,忍不住问出了声。
“是啊,是啊,那个祠堂好独特啊。”
另一个文学院的学生附和着,其它同学也都是一脸好奇。
张天赐翻了翻村志,开口回答,“那山上的房子是原本就有的,这村志上记载:漆山多树,伐之为薪。一日,村民伐薪,至山腰,见一木屋,高二层,院有一柳,败垣芳草,深砌苍苔。”
“漆山就是那座山的名字,那木屋应是与原先的村落是一起的,不知什么原因建在了山上。那儿离村子远,住人不太方便,第一任村长就将那改成了祠堂。”
他挺有耐心的,一一解答我们的问题,不过因为较为年轻,对村史不完全了解,那泛黄的册子便被不停地翻来翻去,哗哗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