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远穿越过来大半年了,哥们是21世纪的正牌不值钱大学生一枚。工科男,大学毕业入伍,两年后退伍,然后自己倒腾了一家公司,因为一次商业活动醉酒,迷迷糊糊回家后倒头就睡,醒来就到了这倒霉的年代。
在搞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年代,郭远当时郁闷到极点,都开始筹备自杀的108种方案并付诸实施,可惜,被家里的下人拦住。遂起了随自己便宜老爹出征讨逆的心思。自己老爹是新鲜出炉的讨逆军将军郭从义,而现在,正是讨伐永兴节度使赵思绾的征战期间。
在郭远的印象中,宋史记载: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正月,后汉高祖刘知远卒,后汉朝廷内部争位激烈,差不多快束甲相攻的地步了,最后还是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皇子刘承佑(后汉隐帝),动手做了自己的各位皇兄皇弟,于乾佑元年二月嗣位称帝。这哥们今年18岁,郭远对这哥们,没啥印象,其实他对整个后汉政权真心都不咋样了解,毕竟,后汉的父子两个皇帝,堪堪五六年光景,就在郭威郭雀儿的一声“清君侧”中,草草的结束了统治。
这位刘承佑皇帝陛下,刚刚登上帝位,屁股还没捂热乎呢,手底下的诸多节度使纷纷谋反。话说这年头,谋反基本属于家常便饭,早上上朝笑脸相迎,一脸真诚的恭贺皇帝陛下新登大宝,下朝之后,朝服一脱,立马就可以换上戎装,指着皇帝鼻子骂娘,然后起兵造反。
这操作,放唐代之前,基本上就是九族地府大团结的节奏,哪怕就是放到后世的宋元明清,基本上都差不了多少,一刀子抹全家,通通下去做顺民。当然了,某汉末擅杀义父的吕某人和明末的三姓家奴除外。在唐末的五代十国时期,叛了降,降了叛这种操作,属于基操。这个时候,但凡有点资本的都想要兵权,有了兵权就想要地盘,就想要更多的资本,更多的兵权,更多的地盘,于是,纷争开始了。
《宋史,伐李赵王之乱中》记载后汉乾祐元年三月,护国节度使李守贞以新君年少,朝臣皆其后辈,修城池,缮甲兵,欲据河中反。适永兴赵思绾叛后汉来附,乃自称为秦王,遣骁将王继勋占据潼关(今属陕西)。不久,后汉隐帝轻信原凤翔节度使侯益谗言,徙凤翔巡检使王景崇移镇邠州(今陕西彬县)任留后。王景崇迁延赴任,聚集凤翔丁壮及歧(今陕西凤翔东南义坞堡)、鄜二州兵,偕同赵思绾拥李守贞为主,形成三镇连反后汉之势。三镇叛乱。咱们这位伟大的,可怜的,后汉隐帝刘承佑童鞋,一句“总有刁民想害朕,”就开始出兵讨逆了。四月,先命郭从义任永兴行营都部署,率侍卫军出澶州(今河南濮阳),令其夺取潼关后即趋永兴;命自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率军自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进军同州(今陕西大荔),待昭义节度使常思所率潞州(今山西长治)兵抵潼关后,与其合兵攻河中;命赵晖任凤翔节度使,进屯咸阳(今属陕西),攻克凤翔后继任。兵发数月,因讨逆军各部不合,诸路军迟延不战,刘大皇帝承佑君便派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统领诸军攻讨。八月初六,郭威率领京师护圣军进抵陕州,即召诸路将领议战策。针对三叛连衡,李守贞为主,且河中位居水陆要冲,若攻灭河中,永兴、凤翔两镇则易破,决定集重兵攻取河中,余部攻凤翔、永兴。遂令赵晖出咸阳攻凤翔;郭从义攻永兴;郭威自率军出陕州,令白文珂等率军出同州,常思率军出潼关,以三路兵会攻河中。
郭从义领兵一路攻潼关,过同州(陕西渭南)十月兵下新丰县(陕西临潼),十二月开始攻永兴,乾祐元年二月便把节度使赵思绾围在长安城,五月末,永兴平定。而现在,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可现实确是战火连连,民不聊生的日子。
郭三公子静及思动,也就在军里牵了匹驴子,出来溜达一下,远远的在己方阵地上观望下长安城。
想在这个世界崭露头角,就得从军,掌握军权,有了兵,有了粮,才能征伐天下,讨伐不臣,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现在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长安城又一次经历了一番战火洗礼,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的残破了!咱们这位郭三公子,兴致也就不怎么高,怀着满肚子的郁闷,回到行辕。拜见自己的这位便宜父亲。
后汉隐帝年间,赵思绾据永兴以叛,郭从义以宁军节度至永兴平叛。从义以其师围城,城中粮绝,以至人相食。从义乃系书于矢上射入城中,劝思绾投降,并许诺将向朝廷为之请功,并委以华州节制。隐帝亦听从郭从义之谋,遣使入城晓谕思绾,思绾打开城门迎接。第二天,从义整肃军容入城,扎营休憩,思绾入见,即令武士执之,即并其同党三百余人一齐斩首于市。郭从义降叛有功加官进爵。---《宋史·郭从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