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2 / 2)坝河西首页

但是初中校长反复以自身例子来劝周聪父母应该送周聪去读普通高中,校长说他就是吃了没有文凭的苦,才一直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中学教书,每个月只能回一次城里看望老婆孩子。如果他有大学文凭,也就不用两地分居了,也就不会错过孩子的成长了,以至于孩子没人管,现在也不成才。校长还说,读完高中之后,即使大学本科没考上,但是读个大专也很不错,出来的前途也比中专好,而且以后还有机会升本科。

父母征求了周聪的意见,周聪左右为难,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学。到时候要是考不上大学,可就连中专的铁饭碗也丢了。他明白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道理。周聪父亲也是毫无头绪。当然,也不能指望一个从来没有到过县城的农村老父亲能对叫做人生规划的东西有任何意见。最后,还是周聪那大字不识的母亲拍板,送周聪读普通高中,他们再节衣缩食几年,也要把周聪给送出来。这点上,周聪和父亲都不如母亲有魄力,有见识。

周聪就这样去了县城读高中,他的成绩只够普通班,进不了重点班。不过,三年可以发生很多变化,很多高分进来的学生沉沦了,堕落了,县城对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就是花花世界。90年代的中国县城,从南方传过来的台球室、录像厅是主要的娱乐场所。很多高中生周六晚上都会相约去录像厅看电影。当时的电影也主要是港台片,功夫片、警匪片、鬼片等等都是经常上映的电影。当然,很多同学还有心照不宣的期待,那就是两部电影放完之后的加映。加映的场次往往都已经到了11点之后了,这个时候女观众就基本都离场了,男观众还静静地待在录像厅里,等待加映。加映的也大多是日本或者欧美的成人片,这些乡村孩子就是在这种加映之中完成了性教育。

周聪也去过几次录像厅,但是觉得没有意思。一方面空气非常污浊,这些录像厅大多都在地下室,空气不流通,烟味、汗味弥漫其间,熏的呛人。周聪虽然来自乡下,但是爱干净,衣服虽然破,但是洗得很干净,他受不了这种气味。当然,另一方面,看了欧美大片之后除了增加自卑,好像也带不来愉悦。因此,周聪也就很少出入这种场所。

事实上,不管说是周聪爱干净的习惯还是自卑都救了他,他能心无旁骛地学习,以至于年级排位越来越好,甚至比重点班的很多同学都要好。而当时比他分高很多的学生,突然进入花花世界之后都沉迷于这些肤浅的游戏了,再也无心思学习了,最终也就马马虎虎混了一个高中文凭,就去深圳打工了。

周聪在初中阶段基本都是靠自学的,一些课程的理解也相对较弱,这也给高中的学习带来了挑战,尤其是物理和化学,周聪自认都没有优势,因此在高二分科的时候选了文科,历史政治对先行知识的要求更低,在高中阶段再发力都还来得及。

就这样,周聪还是力争把老师讲的所有东西都给背下来。他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每次考试都还很不错,很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周聪父母每次看到周聪的考试成绩都很高兴,虽然不知道能考到什么层次的学校,但是看到周聪的年级排名就很高兴,因为按照往年的排名,多少名之前的学生都是重点大学的苗子。

高考结果出来了,周聪不负众望,考到全县第一的成绩。应该报考什么大学呢?周聪也拿不定主意。省内的费用更低一些,去省外的消费会更高一些。周聪去征求父母的意见,父母也是两眼一抹黑。去问班主任老师的意见,班主任说你这成绩应该能考上BJ的高校,去BJ吧,生活上节约一点,平时打打工,也不会比省内大学多花更多的钱。周聪也觉得BJ很好,不是因为他知道BJ有多好,而是他对除了BJ、上海和深圳这种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的城市之外的地方知道不多。他知道BJ是首都,必定是集全国之力来建设的,是最繁荣的地方。因此,最后也就把学院路这所著名高校填在第一志愿。选什么专业呢?班主任建议选经济学,因为经济学和经济打交道,这是和钱打交道的行业,有利于赚大钱。就这样,周聪报了经济系。录取分数公布之后,周聪倒吸一口凉气。估计也有不少人是这么想的,导致经济系的录取分数很高,周聪也就刚刚达到经济系录取线,一分也不多。

从周聪老家到BJ的距离没有成舟老家到BJ那么远。虽然也是坐绿皮火车到BJ,二十多个小时就能到BJ,旅途倒也没有那么辛苦。周聪父母都没有陪着一起去BJ,一来家里农活走不开,那个时候正是要抢收水稻的时候,二来也确实舍不得花费,一来一回要多花500多块钱,这都够快赶上周聪三个月生活费了。

到学校报道之后,学长把他带到了206室。里面已经住进去了一个室友了,那就是成舟。成舟打量着周聪,周聪个子更矮一些,也更瘦一些,话不是太多,但是很精神。成舟健谈,很热情,容易让人产生好感,觉得容易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