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大家可能感触不太深,我们打个比方,你家小镇上有个富二代,他爹给他留了一家效益还不错的企业,然后父母就携手极乐了,这富二代虽说兼着某个外编事业单位的小领导,也没婚娶,却总是天天带着一帮朋友吃肉喝酒ktv,洗脚按摩大保健,你作为一个他乡的无业青年、小混混,虽说久闻大名,却与这富二代从未谋面,你有把握三言两语就说服这个富二代跟你去怼着运钞车干一票大的吗?
我想只要智商够五十,你都不会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切吧。
所以,刘唐之所以干出如此不可理喻的事情,就只能基于一个前提,“晁盖是个凯子”,当然,原著里对这样的人描写通常都是“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各位读者朋友是不是在想,那宋江、柴进不也是这样写的吗?那他们都是凯子吗?别急,关于宋江、柴进我们之后会有相当大的篇幅细说。
先看晁盖,我们现在可以对这个人做进一步的总结,晁盖是一个对江湖有着近乎童话般向往,并且相当享受被人叫大哥的土财主!
如此,我们就能理解刘唐来此的真实目的了,在刘唐看来,但凡正常的智商下,晁盖完全不可能真的舍得下家业去跟他铤而走险的,但是呢,刘唐作为江湖人,来给你晁保正送富贵,至于拿不拿,那就由你晁保正自己去想了,通常情况下,最后也就是彼此互相客套一番,这件事就此搁置,但是刘唐人来了,晁保正专好结交江湖朋友,自然得招待好吃好住上三两月的,最后刘唐走的时候再给来个五两、十两银子做盘缠,刘唐呢,肯定会去江湖上传播一番晁盖的美名,如此这般,大家彼此岂不都快哉美哉!
但是,凡事就怕有但是,这晁盖足以称之为凯中凯,因为他,在吴用的撺掇下,晁盖认真了!
可能有的朋友依然觉得小生对刘唐来找晁盖就是哄凯子的结论定的过于草率,那我们再看看刘唐见晁盖前后的表现:
刘唐醉卧灵官殿被雷横逮着,直到将他押到晁盖府上吊起来,刘唐有做辩解吗?一句都没有,因为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得大呼小叫的喊冤枉,那为什么刘唐选择一言不发,直到跟晁盖串好供后才开口说话呢?那是因为刘唐长期混荡社会的经验告诉他,在没见到晁盖之前保持沉默就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因为串供之前你说的越多留下的破绽就越多,刘唐一来,很有可能身上多少还带着点别的案子,混江湖嘛,正常。二来,此时刘唐心里对于晁盖是否会搭救自己还没底,毕竟两人都不认识,素未谋面,所以此时的刘唐选择保持沉默,这证明刘唐的智商是在线的。
可当见到晁盖,两人相识之后,刘唐和盘托出了生辰纲的计划,刘唐却会高调的拿着朴刀去追雷横讨要十来两银子,这在明面上看就不符合常理了,因为一个真正准备要做大案子的人,行事前自然是要保持低调,刘唐都已经不小心跟官兵打了照面了,这会儿还去起冲突,这不是倒霉催的吗,你是嫌雷横等一众官兵对自己的印象不够深刻不成?
刘唐这看似智商突然下线的行为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前面说的,刘唐的真实目的只是来赚凯子的,他拿着朴刀冲去追雷横的时候,心里根本没顾及到之后所谓的要组织办大事,他此刻心里只想着如何跟晁盖显摆一下自己的胆色手段
原著有写“我着甚来由,苦恼这遭!多亏晁盖完成,解脱了这件事。只叵耐雷横那厮平白骗了晁保正十两银子,又吊我一夜。想那厮去未远,我不如拿了条棒赶上去,齐打翻了那厮们,却夺回那银子,送还晁盖,也出一口恶气。此计大妙。”
一个喊着到处送人十万贯富贵的好汉,眼里十两银子比天大,竟成了足以彰显手段的由头,真是可笑至极。
确定了刘唐是来哄凯子的,那晁盖衬得上“凯中凯”的名号吗?可以说不但衬得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且不说他在吴用的拱火下真是舍了家业上山做了贼,我们就看他在谋划劫取生辰纲计划中的表现,其天真烂漫的凯子特性可谓展露无疑!
原文写道:晁盖拦下了刘唐、雷横二人冲突后,邀请吴用一同回到晁家庄,讲述完事情前后缘由后,晁盖对着吴用来了一句“今早正要求请教授商议,此一件事若何?”(这说明晁盖遇事没主见,自己无法分析利弊,这种要抄家杀头的勾当他都早就准备找吴用商量,可见吴用平时在他心里的地位,应该也没少给吴用花银子)
当公孙胜找上门后说贫道有十万贯富贵相送,晁盖闻言大笑道“先生所言,莫非此地生辰纲么?”(这里的表现更是将晁盖处事浮躁、毫无城府的特质展现的很是淋漓尽致,再次提醒,这是要抄家灭门的勾当,公孙胜都还在话说一半,晁盖就急吼吼的自个儿全招了,他完全就缺少作为一个大哥应有的沉稳与老练,此处关于公孙胜我们先略提两句,很多人说公孙胜会仙法属于超一流输出的角色,加上古代人对于仙神鬼怪都有敬畏之心,所以他的定位不同于凡人,其实不然,公孙胜其实就是一个游方道士,会些障眼法的小伎俩,同样属于社会上下九流的阶级人物,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不屑,其实我这么说的理由很多,在后面具体谈到公孙胜的时候再详述,我先留下一个最直观的证据:后文中写到宋江偶遇九天玄女得了仙书,为何却与吴用私下参详却放着梁山第一神棍公孙胜不一起看呢?就因为宋江说这是娘娘意思?那作为梁山法师代表的公孙胜就不会心生间隙,私底下画个圈咒死宋江?)
ok,我们接着看,七人在定好初步计划后,晁盖又问了吴用一句““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晁盖这时候的表现就不再是没主见了,基本可以说是没脑子了,你这真是豁出了命去混社会啊,你决定要打劫梁中书跟蔡太师的财物,偷摸摸的智取完了回头继续当你的土财主不香吗?如果是刘唐那种身无长物的人说出这种话来,旁人都得以审视奇葩的眼光好好看看这家伙是不是还值得一块共事,这下好,家大业大的晁盖自己还做上力取的准备了?是做好准备劫了财物再弄出几条人命吗?真当这天下是没人管了吗?劫了蔡太师的钱财还杀了梁中书的人,这两白道大哥能善罢甘休吗?那太师不得往死里逼着追查嫌犯?所以吴用只能很给晁盖面子的附和了他一句
原著有写: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那晁老大又是作何反应呢?原文写:晁盖听了大喜,攧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就大家能想象七个大汉一起合谋打劫官府财物,做老大的跺着脚拍着手大喊好妙计的画面吗?
原文紧接着又写到:吴用立即说道“休得再提,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知。”言语中对晁盖的鄙夷已经快要遮掩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