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有九宫,上应九天。
九宫有八景,八景谓之八重境。
八景下层四境,一境为明堂。
所谓明堂,明心见性.....
放下手中的破旧经书,倚靠在竹椅子上的汪洋打了个哈欠。
昨晚写符画咒,练习得晚了些,今日摆摊有点懒洋洋的感觉。
想想自从穿越到这具名为小杰的八岁小道童身上,已经过去了有八年。
那个破旧的小道观里,一直只有师徒二人。
在这个兵荒马乱,人心浮动的年代,道教不显,佛教香火非凡。
他们师徒两个勉强靠着帮人算算命,写写家书,婚丧嫁娶,驱魔写符之类的事情勉强糊
口度日。
三年前,师父因为年纪大了,加上年轻时降妖除魔闯荡江湖身上留下的暗伤。
只留下一本修习了大半生的无名经书,以及这座破旧的老道观,便草草的撒手人寰登天
而去。
经书上所记载的明堂境,他师傅参悟到死也没参悟出个一二,其中话语,玄而又玄。
他以一个现代人博学的知识来参考,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是,这是师傅的遗物,所以常伴身边,经常拿出来看看,有点不死心罢了。
他师傅那老道士,除了那本玄奥经书以外,这些年,几乎是把一生所学全部教给了汪
洋。
一手寻常道家剑术,能打的过三五流氓盗匪。掐咒画符,能安神定魂。冤魂可驱,恶
鬼“难挡”。
修炼的道门粗浅功法,练了十多年,也就真气小成。武能提升剑法,行使咒法符箓,文
能帮人算算近期运道,桃花,家宅安宁之类的。还会一点医药救人的皮毛功夫。
在这个叫安山镇的地方,因为地方不大,没有寺庙,勉强能混口饭吃。
每天,卯时,出道观摆摊。随后便会去到对面早点摊子上。
花上二文钱,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两个萝卜包子,一个水煮蛋,一碟咸菜,日子
周而复始,好不乐乎。
镇子偏远,相较于其他地方,安宁不少。
相比于前世的朝九晚五生活,不知道滋润多少倍。
“小翠儿啊,今天咋这么晚才来,你爹都快忙不过来了。”汪洋打趣的笑着说道。
“明小道长,您可真准时。”被叫做小翠儿的少女,正值二八年华,被他打趣,于是红
着小脸回道。
汪洋的道号叫明心子,是他师傅在他十五周岁时给他取的,也是他师傅的一种执念,对
无名经书的执念。
“习惯了。”师傅去世之后,汪洋要挣钱填补自己的五脏庙,加上从穿越至今,也跟着
师傅做了不少杂活儿,就自然而然的接过了师傅的衣钵。前世打工党朝九晚五的工作习
惯,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哎哎哎,你听说没,镇西边莲花塘的李家这几天闹鬼了。”
这时邻桌的一个汉子跟同伴说道。
“可不是嘛。听说是家里死了个丫鬟,因为尸体草草掩埋在镇南边的荒山岗,无人祭
拜,冤死难鸣,回来报仇来了。”
汉子同伴说道。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死个丫鬟奴仆算个啥,也不知道什么怨气那么大。”
汉子答道。
“李家也算良善人家,他家田地租子可比旁人家便宜一成。除了一个前两年得的一个宝
贝千金以外,家中没有男丁继业。平常做人也很本分,李官人夫妇也不像是鞭打虐待下
人的人,何以出了这档子事。”
汉子同伴喝了口小米粥,烫的咧了咧嘴,说道。
“听说是因为前段时间,李官人把堂兄家的子侄接过来,想要培养一番,以待来日,继
承香火家业。之后没过多久,就发生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其幼女,及子侄双双昏迷不
醒,也不知道其中有何内情。”
汉子跟同伴说罢,把吹冷了一些的小米粥,一口喝完。
之后便拿上打包好的几个馍馍,带上扁担去干活儿去了。
李家,汪洋是知道一些的。
前两年师父刚去世没多久,他才刚接过衣钵。
李家派人来道观请了他去他们家给他刚出生闺女儿祈福了一次。
完事之后,礼金足足给了有5两银子。
要知道,在安山镇这么个小地方,五两银子,足够他能顿顿有肉吃个半年那么久。
做人做事也是显得相当的温良恭顺,礼貌客气,不像是欺男霸女的那种地主恶霸。
因为年过四十膝下无子,李夫人年逾三十常年吃斋念佛,还帮他纳了一个妾室。
之后,李老官人老来得子,得了这么一个千金,更是信奉虔诚。
按照他现代人的想法来看,其中必定有什么猫腻。
只是,李家没有找到他帮忙,他也不好擅自前去。
小镇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免得落人口实,败坏名声。
喝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的汪洋心里想着,摇了摇头便继续大口吃起包子来了。
这年头的粮食比不上现代工业精细粮那么细腻温软,但是胜在一个纯天然手工,五谷杂
粮皆可食之,并不难吃。
正埋头苦干的他,被人拍了拍肩膀。
他疑惑的转头看去,嘴里还含着一大口包子跟米粥。
“敢问可是明心道长。”
来人身着管事的衣服,很有礼貌的拱手道。
“呜~是我,呜~有何事?”
嘴里含着早点的汪洋问道。
“道长安好,我是镇西边李家的管家,李四。奉我家李官人的令,请道长到府上一叙,
有些事情叨扰。”
听到李四管家所说,他瞬间联想到刚才那两汉子的话,知道活儿来了。
三下五除二,吃掉早饭。
抬手招呼了一声翠儿,让她帮忙看着摊子,就跟着李三一起前往李府去了。
行了不过半个多时辰,李府便到了。
李四带路穿过前院儿,来到了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