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伴随着熟悉的上课铃响起,刘玉明也开始吩咐语文课代表分发试卷和讲义。
“这一次的模拟考成绩大家都可以看到,也就不需要我再多费口舌。”
刘玉明的课堂风格,向来都是简明扼要的:
“我们班的班级平均分是128分,依旧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并且再次超过了隔壁班级,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在语文这个科目上,史政一班的“竞品”只有隔壁的史地一,所以进入高三之后一直都是两个班级轮流坐庄,而语文全年级第一也只可能出现在这两个班级。
“值得高兴的是,这一次我们班的韩绪同学拿到了155分,远超过隔壁班的147,跟理科班的语文学科状元更是达到了近20分的差距!”
苏东省的语文考试同样是地狱难度,所以常年维持在135分就已经能够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也只有天逸中学这一类型的重点高中才能找到语文接近140分的理科生。
“不仅如此,这次韩绪同学的作文达到了69分的最高分,如果不是阅卷组对他选中的话题稍有争议,这篇文章在我眼里完全称得上是一篇满分作文!”
刘玉明继续慷慨激昂地说道,他是一个极其护犊子的人,所以在他眼里韩绪这篇69分的作文就是应该拿满分:
“老规矩,我们会先从模拟考的作文题开始分析,目前韩绪同学的‘满分’作文已经被年级主任打在了你们面前的讲义上,等所有同学都看过之后,我们再有请韩绪同学为我们做一个经验分享。”
把高分作文打上讲义是天逸中学的老规矩,过去的每张讲义上都会出现韩绪的大作,所以也经常被关系比较好的男生戏称为韩绪的“作品集”。
而除了韩绪之后,有一个人同样是榜单上的常客,她就是隔壁史地一班的秦时悦,这次她的作文就排在第二,讲义上标注的分数是65分。
“隔壁班秦时悦的作文你可以看一看。”
刘玉明走到韩绪旁边对他说道,毕竟班级里的其他人可以学习韩绪,但韩绪倒也没必要学习自己:
“她这次考了147,跟你有8分的差距,其中4分差在作文,2分差在现代文阅读,还有2分差在文言文解析。”
一般谈论成绩的时候他们说的都是160分的满分,至于40分的附加题会单独拿出来计算,因为这东西向来就比较玄:
“附加题的话你考了36,她这次没发挥好只考了23,这上面确实也拉开了不少差距,但我觉得下次模拟考她可能就会赶上来。”
“我明白了。”
韩绪听着刘玉明带来的“一手情报”,然后面带微笑地对他点了点头。
其实上高中的时候他和秦时悦的语文成绩经常会缠缠绵绵,只是秦时悦作为校花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那时候的他性格太过含蓄,所以总是说不上特别耀眼。
不过重生归来,一方面他的性格变得和以前截然不同,一方面他又取得了更上一层楼的成绩,目前可以说是稳坐第一。
所以他大致猜测到,此时此刻,隔壁班的语文老师或许也在拿他和秦时悦对标。
“时悦,这次的年级第一是隔壁班的韩绪,你跟他的差距分别在作文、现代文和文言文解析。”
史地一班恰好上的也是一节语文课,而同样的讲义恰好也被分发到了每一名学生的手里:
“我觉得你可以先研究一下讲义上他写的作文,韩绪这一次几乎拿了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