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文早自习,又分别上了一堂政治和历史课,转眼就到了国旗下讲话的时间。
韩绪合上教科书,不动声色地在心里做了一个复习计划,霎那间便觉得轻松了不少。
得亏他在高中时期选择了史政,历史原本就是他的强项,要知道韩处可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熟读上下五千年和史记,至于什么三国志、后唐书更是能够倒背如流。
政治更不必说,那些讲义上的重点复习资料对他而言就像是过家家似的。
前两年的苏东省政治高考模拟题当中甚至还出现过他写的公文内容,需要高三年级考生结合时事做出重点分析。
这也就是说当他的“同龄人”还在吭哧吭哧地复习功课,韩处的思想高度早就已经需要被拿来做研究了。
“韩绪!你下午模拟考准备得怎么样了?”
趁着在走廊上排队的间隙,一个瘦高个的男生突然操着中气十足的嗓音跑过来跟韩绪打了个招呼。
韩绪点了点头,然后面带微笑地反问道:
“你呢?”
“我?”
男生抬起右手指了指自己,端的是一个十年后特别流行的表情包模样:
“哈哈,我还是那样……所有文科的科目肯定都考不过你,但数学想必还是有一战之力!”
“你还挺会比……”
听到韩绪这边的动静,朱孝天也哈欠连天地走了过来:
“整个高三年级谁的数学和他相比没有一战之力?就连咱们学校校长都说了,他数学但凡能上75分,今年考个交大或许都没问题。”
朱孝天口中的“75”倒不真的是75分,是按75%的总分比例计算,这也就是说韩绪的数学但凡能够考到120分,那一只脚就已经迈进了C9的大门。
“唉……我要是能有韩绪这个文科成绩就好了!”
竹竿男孩忍不住叹了口气:
“虽然我的数学也考不到120,但要是有了他这样的文科成绩,在省内上个985肯定是没有问题。”
没事,你虽然没考上985,但也捡漏了个211。
韩绪不动声色地在心里说道。
男孩的名字叫做葛云,由于先前有个老教师吐字不清,总是把他叫成“苟云苟云”,久而久之关系比较好的男生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狗屎运”。
葛云起初并不喜欢这个绰号,也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的运气都不是很好,但妙在妙在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大考,平时只能考345-350的他竟然考上了360。
这还不算,当时的他原本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留在本省,结果因为母亲的工作调动临时选了北方,而由于事先并没有做太多的功课,就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填报了一所比较偏远的211。
其实那所大学原本以他的成绩也够不到,但葛云选的专业偏偏就在那一年爆冷,于是同样的成绩,班里的其他同学只能勉强在省内上个双一流,他却以最后一名挤进了省外的211。
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像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就连他们那一届的班主任都不由得感叹人各有命,不服不行。
“这几年不少学校的分数线都很诡异,尤其是西北部那一带,还有一些大学频频爆冷。所以没关系,只要好好学,说不定你也能考个211,以后同样是前途无量。”
韩绪半开玩笑地说道,但葛云好像真的把他的话听了进去,一瞬间就变得雀跃得不行。
他先是一脸兴奋地为自己鼓了鼓掌,然后又竖起大拇指对韩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