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佥事王国兴自焚,百户王守林自缢,千户王文采身死宣武门,同知吴孟明在午门被一箭毙命,这桩桩件件都在向世人诉说着锦衣卫在他们带领下的荣光。
但很多世人却忘了,锦衣卫并不是军队,他们更不会行兵打仗,更不像现代带有文学色彩的作品描述的那般武功高强。
“开国经年你予我无上权柄”。
“国亡之日我还你热血满腔”。
“锦衣镇山河,衣锦归故乡,明在我在,明亡我死”……
“比起王世德那种世受皇恩,城破先跑路,到最后还能有脸说出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的人来说,李若涟等人才是大明真正的柱石。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就是这样,吃着皇粮,表面一套,背后玩一套,还欺骗崇祯那么久,朱由检不经感叹世事难料”。
“现在的锦衣卫,你们大慨能控制多少人,朱由检若无其事的问着李若涟”。
“回陛下,我们这群人在锦衣卫里面虽说是被重点排挤的人员,但是我们也是在做实事的,所以魏忠贤才没有过份动我们,我们应该能控制三千来人,人数虽然不多,但兄弟们可全都是锦衣卫中真正的精锐,他魏忠贤能作威作福,就是靠着我们和手底下的这群兄弟”。
“朱由检内心不经大喜,这个消息简直是来得太及时了,锦衣卫现在还没烂到根上,还是有着能用之人,既然如此,有些事情就能往前提上日程了”。
“李若涟听令”。
“臣李若涟听令,请陛下明示”。
“着令,锦衣卫百户李若涟,暗中集结忠勇可靠之士,共查其它锦衣卫百户以上之职,若有罪证,不必打草惊蛇,留之朕有大用”。
“李若涟,听明白了吗”?
“臣得令,望陛下放心”。
“记住了,朕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这事你若办得让朕满意,从下个月的今天开始,你李若涟就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替朕暂领锦衣卫,日后若能获取大功,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朱由检心中暗笑不已,先拿他历史上原本的官职来许诺他,待磨练差不多后,再让他直接接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对于李若涟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事,朱由检表示如果这事连他李若涟都搞不定,那自己就等着自挂东南枝吧”。
“任何阴谋诡计都只是朝堂里的日常,所给出的信任只存在于深深的利益捆绑下”。
“李百户,听闻你想考武举”?
“李若涟内心正在窃喜,他现在是正六品的百户,而指挥同知是从三品,这事若替陛下办好,自己直接要连升四五级,连武举也不必去考了,自己想去考武举,不也是为了能快速升职,他刚想到这茬,就听见朱由检的提问声,李若涟内心一惊,难道陛下能听见他人内心之话”?
“回陛下,臣是有考武举的想法,但不知陛下为何知………李若涟其实想问朱由检为什么会知道自己想考武举的想法,可话到嘴边后,却还是选择了沉默”??
“朕只是想,武举在即,李百户若有闲时,可去参加一二,如果最后你能夺得魁首,到时候朕亲自为加封这武举人的头衔,待到日后,这也算是你我君臣之间的一桩佳话了”。
“朱由检的内心其实是很欣赏李若涟的,不为其它,只为历史上他在崇文门前说的那句绝命词:。
“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
“臣,叩谢陛下天恩,武举之事,臣定当全力以赴,李若涟恭声给朱由检立了个保证”。
“考武举是为了往上爬,但现在又有别的路了,武举一事,自己尽力就好,李若涟心底想着,前指挥使田尔耕已经被降了职,换句话说,一个月后,自己就是锦衣卫代指挥使了”。
“当了指挥使后,自己就能慢慢开始大展拳脚了,平时不能动的贪官污吏,国之蛀虫也能动上一动了”。
“自己为什么要进入锦衣卫?如果想要的真是官职权柄,就凭自己的本事,不管是去京营还是辽东九边,在那不滋润,不比锦衣卫好”?
“直所以来锦衣卫,是因为锦衣卫是皇帝亲军,很多时候能纠察天下,代天牧土,也能实质性的去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很多时候,总是事与愿违,朝政永比自己想的要复杂得多,自己也没在去报什么希望了,却没想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还是轮到我李若涟登场了”。
“李若涟如梦初醒般跪在了地上,口中道:”。
“臣锦衣卫李若涟叩谢陛下天恩,圣谕所指,万死不辞”。
“朱由检懵了?这人啥情况?怎么又给自己跪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帝王,喜怒神情不上脸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若涟,朱由检开口道,此间事了,你且自行退下去忙吧”。
李若涟随后起身朝着暖阁外走去,快行尽一半的时候,他神色突然一怔,问声戛然而止!
他停下步伐,转身回头去看着这位年轻的帝王……
“他知道,自己终得其时,终遇其主了”。
PS:感谢支持和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