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这么小的年纪,就要独自管家理账吗?”贾敏惊讶道。
“唉,不怕妹子笑话,我素来不善管家,儿子又不争气,许多家务事只能靠女儿。我们孤儿寡母的,没少让下人诓骗,这些年亏空了许多,家里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薛姨妈长叹一声,低头擦了擦眼泪。
“姐姐莫要烦恼,现在儿女还年幼,过几年儿女长成,你就有指望啦。”贾敏拍了拍薛姨妈的手背,轻声安慰道。
“我能有什么指望,你不知我那儿子,从小让他爹惯坏了,不读书就罢了,还到处惹是生非,走鸡斗狗,才十四五的年纪,就学人家买小老婆,还叫人骗了钱。”
“这个呆子,找不到那个骗子,就要去找另一个买主打架,幸亏没找到人,要不然,还不知惹出什么祸事。”
“今天他本来想去找那群狐朋狗友,也就是你们来了,他能规规矩矩待家里一天。”
提到薛蟠,薛姨妈就像开了闸一样,源源不断地倒了半天苦水。
黛玉听了,心中暗自庆幸,及时让景焕阻止了这一桩命案。
贾敏心中十分惊异,没想到堂堂薛家,竟出了这样的败家子,可嘴上依旧好言劝慰道:“妹子别急,男儿都要顽皮些的,过些年就懂事了。”
“我现在也不指望他能懂事了,这薛家,将来怕是还要靠我这女儿。”
贾敏一愣,不知诺大的家业,如何依靠年幼的宝钗。
“宝钗自幼读书,聪慧用功,只可惜父亲早逝,便不再上学,日日操劳些家务女红。我看这样下去也不是条出路,听说宫里要选个公主伴读,我想送宝钗去试试。”
“进宫?人人都说,这宫门深似海啊,姐姐你就一个女儿……”贾敏微微皱了皱眉。
“可薛家日益败落,宝钗既无父亲,又靠不上兄长,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薛姨妈说着,不禁掩面啜泣。
“你们先住下几日,待我打点好这边,咱们两家正好一起北上。我们孤儿寡母留在金陵,反被薛家族人惦记,不如去京城投靠亲戚。”
“也好,路上有个伴。”贾敏语气平静,却隐隐透着无奈。
黛玉坐在一旁,听到宝钗要进宫的消息,心中不由十分矛盾。
以宝钗的才能,本该有更好的前途,可是宫中危机四伏,不知宝钗这一去,将来是福是祸。
与此同时,薛家的客厅里,薛蟠正如坐针毡。
今日早上,他正要出去和朋友喝酒,却被母亲叫住,要他留下来接待客人。
在金陵城,薛蟠从不把他人放眼里。本来想草草应付了事,可看到林如海的一刻,竟感到一股威压扑面而来。
从接林如海进屋,到陪林如海吃晚饭,再到饭后聊天,薛蟠整个人都比平日规矩了十倍,就如儿时见了教书先生一样,生怕稍不注意就被打手板。
薛蟠想不通,明明林如海气质儒雅温和,举止平易近人,为何自己一见就怕。
“贤侄现在读什么书,可否有志科举?”
听到“读书”二字,薛蟠顿时慌了。
“没,没读书。”
“薛家是皇商,即使不入仕,日后经商也是极好的。”林如海笑吟吟说道。
“对,经商也不错。敢问伯父,可参加过科举?”薛蟠不知该聊什么,只好没话找话。
“林某不才,是探花出身。”林如海轻描淡写道。
薛蟠一惊,差点从椅子上跌下去。
原来是探花,难怪气场如此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