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门,用来象征官府或衙门。
古代的衙门,气派又森严,与今日简易装修的公安局可不同,那时的衙门都有六扇大门组成。
虽然有六扇大门,但是也并不是每扇门都可以使用。
整个衙门用于出入的大门只有一个,位于中轴位置正南方位。这个大门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一扇门板子,它是具有屋顶的。
这种样式的大门,平常百姓是不能兴建的,它代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这座头门通常是带有屋顶的建筑,由多扇黑色油漆的门组成,因此被俗称为“六扇门”。
此外,“六扇门”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象征着处理朝廷内部缉拿要犯以及江湖中各种神秘事件的司法部门,类似于现代的FBI或中情局。
王温舒就是汉朝六扇门中的处理案件的廷史。
王温舒是阳陵人,年轻时做盗墓等坏事。
不久,当了县里的亭长,屡次被免职。后来当了小官,因善于处理案件升为廷史。
服事张汤,升为御史。他督捕盗贼,杀伤的人很多,逐渐升为广平都尉。
他选择郡中豪放勇敢的十余人当属官,让他们做得力帮手,掌握他们每个人的隐秘的重大罪行,从而放手让他们去督捕盗贼。
如果谁捕获盗贼使王温舒很满意,此人虽然有百种罪恶也不加惩治;若是有所回避,就依据他过去所犯的罪行杀死他,甚至灭其家族。
因为这个原因,齐地和赵地乡间的盗贼不敢接近广平郡,广平郡有了道不拾遗的好名声。
皇上听说后,升任王温舒为河内太守。
王温舒以前居住在广平时,完全熟悉河内的豪强奸猾的人家,待他前往广平,九月份就上任了。
他下令郡府准备私马五十匹,从河内到长安设置了驿站,部署手下的官吏就象在广平时所用的办法一样,逮捕郡中豪强奸猾之人,郡中豪强奸猾相连坐犯罪的有一千余家。
上书请示皇上,罪大者灭族,罪小者处死,家中财产完全没收,偿还从前所得到的赃物。
奏书送走不过两三日,就得到皇上的可以执行的答复。
案子判决上报,竟至于流血十余里。
河内人都奇怪王温舒的奏书,以为神速。
十二月结束了,郡里没有人敢说话,也无人敢夜晚行走,郊野没有因盗贼引起狗叫的现象。
那少数没抓到的罪犯,逃到附近的郡国去了,待到把他们追捕抓回来,正赶上春天了,王温舒跺脚叹道:“唉!如果冬季再延长一个月,我的事情就办完了。“
他喜欢杀伐、施展威武及不爱民到了这个程度。
天子听了,以为他有才能,升为中尉。
他治理政事还是效仿河内的办法,调来那些著名祸害和奸猾官吏同他一起共事,河内的有杨皆与、麻戊,关中的有杨赣和成信等。
因为义纵当内史,王温舒怕他,因此还未敢恣意地实行严酷之政。等到义纵死去,张汤失败之后,王温舒改任廷尉,尹齐当了中尉。
开始,地方上让他试作亭长,这是一个乡村基层的官,管理一亭(汉制,十里为一亭)的治安警卫,兼理民事。
但试了好几次,他都干不好本职工作,因而罢去。
此后,他又在县衙门里充当小吏,逐渐升为廷尉史。
不久,王温舒投靠张汤。张汤也以严酷著称,用其为御史,负责督察盗贼。
他到任后,杀伤甚多。其暴虐性格又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时汉武帝主张全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厉打击危害专制统治的行为,在这种形势下,乐以刑杀为威的人往往提拔较快。
故王温舒很快就升迁为广平郡(今河北曲周县北)都尉,辅佐郡守负责全郡的军事和治安,是一郡的主要长官之一。
为了治理广平的治安,他从郡中仔细挑选了十几个果敢能任事、一往无所顾的人充当郡吏,作为自己的爪牙,去督捕郡内“盗贼“。
王温舒之所以重用这批人,自有他的想法。
王温舒了解到这批人以往都犯有重罪,只不过没有暴露,仍然逍遥法外而已。
王温舒将此作为控制他们的重要手段,如果你督捕“盗贼“有功,颇得王温舒满意者,无论你以前犯有多么严重的罪行,他都不加处罚;
而如果你督捕“盗贼“不力,甚至有意回避或加以庇护的话,那就不但诛杀其身,还要灭其全族。
这样一来,这批人没有不竭尽全力的。
至于是否滥杀无辜,王温舒是不管的。
这种严酷的手段颇为见效,广平周围,齐、赵之效的“盗贼“乃不敢接近广平。
广平以此号为“道不拾遗“。应该指出,封建统治者所指的“盗贼“,首先包括甚至主要是指那些走投无路、被迫起来进行反抗斗争的农民群众。
他们的斗争威胁了汉王朝的封建统治,所以封建统治者必须用最严酷的手段将他们镇压下去。
王温舒正是起到了刽子手的作用。
广平郡内道不拾遗,使王温舒声望大著。汉武帝知道后极为赞赏,立刻提拔他为河内郡(今河南武陵县西南)的太守。
他成为一郡之最高行政长官。
广平、河内两郡相隔不远,王温舒在广平时就知道河内的一些豪强之家。
这些豪强不守法庭,称霸地方。他们不仅宗族势力强大,而且往往连成一体,沆瀣一气,官府对他们毫无办法。
这当然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
汉武帝这次把王温舒派到这样的地方。
正是要他以严厉的手段惩治这批豪强。这年九月,王温舒到河内走马上任。
他立刻做了一系列的部署。鉴于当时官府的驿站传送文书速度太慢,他另外命令准备私马五十匹,部署在河内至京师的沿途上,作为另一套驿站。
他要求凡有河内、京师的往返文书,一定要以最快速度传送。
同时,他又仿照在广平的办法,挑选若干名曾犯有重罪而又果敢任事的人充当郡吏,让他们到第一线去逮捕郡中豪强。
短短时间里,就以各种理由将郡中豪强大族基本上全部捕获。
然后王温舒穷加审问,转相株连达千余家,当然其中有不少无辜平民百姓也被牵连进去。
首战告捷后,王温舒立刻上书武帝,提出对这批人的惩处方案;大者诛全族,小者杀其身,无论大小其家产统统没入官府。
过去,此种文书若通过官府驿马递送,往返费时很长。
这次王温舒使用率先设置的私人驿马传递,书奏不过两日,汉武帝的允准诏书就已到达,河内官民对其如此神速莫不感到惊讶。
诏书一到,一场大规模的杀就开始了。
上万人成了刀下之鬼,“流血十余里“。
真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这对那些横行乡里的豪强地主来说,是咎由自取,但对大多数无辜被牵连的平民百姓而言,真是血海奇冤。
经过这番刑杀,也收到了在广平那样的效果。
从九月上任到十二月底,短短三个多月,郡中安宁,无犬吠之盗。
人们侧目而视,重足而立。
全郡都沉浸在一片恐怖之中。
当时尚有个别人闻风逃到旁郡,王温舒派人前往追捕,待捕获回郡,已是第二年春天了、按汉朝法律规定,秋冬行刑,春夏不准杀戮。
眼看透到的人非要等到秋后处决,王温舒顿足叹道:“哎呀!假使冬季再延长一个月,我就可以彻底完成这个任务了。“
杀人,对王温舒来说,已成为一种嗜好;人命,全被他视为草芥。
无辜平民和豪强地主的白骨为王温舒垒就了向上爬的阶梯。
他在河内的“治绩“,很快传到朝廷,汉武帝把他视为十分能干的人,准备予以重用。
当时京师治安很成问题。
汉初以来,由于政府、私人铸钱并行,从而使币制十分紊乱。
武帝决定由国家收回铸币权,并以严刑竣法禁止民间自由铸钱。但利之所在,人不畏死。
民间私铸钱币者仍不乏其人,京师一地尤盛。
为了严惩私铸钱币者,武帝乃起用酷吏治理京师。
先是任义纵为内史,作为京师一地最高行政长官,这次又将王温舒拔到京师为中尉,让他专管京师的治安。
这对王温舒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飞跃。
过去他一直是地方官,如今却一跃成为京官了。
在京师,王温舒仍故伎重演,像在河内一样,以酷杀行威。
他专门选用那些专好猜疑、心狠手毒、敢于祸及别人的好毒之徒,作为自己的鹰犬。
当时义纵早以酷暴著称,它位又在王温舒之上。
王温舒想干的一些事情如果事先没有请示义纵,义纵就对他加以凌辱。
并从中掣肘,败坏其功。
因此,在京师王温舒并不能像在河内那样恣行无忌,快其意而行事。
不久,义纵因反对杨可告缗而以“废格诅事“被杀,王温舒辄被提为廷尉,成了掌管刑狱的全国最高司法官,为中央九卿之一。
但王温舒此人酷暴少文,嗜杀成性,至于国家法律常被置于不顾。对一些大案、疑案更是昏昏不辨。
显然这种人是不适宜担任最高司法官的。
所以时隔不久,当接替王温舒为中尉的尹齐被免官后,汉武帝乃将王温舒廷尉一职免去,让他仍担任中尉,负责京师治安。
而这正符合王温舒的心意。
上次任中尉时因有义纵掣肘,因而不能不有所顾忌。
现在义纵已死,没有谁敢和他刁难,王温舒又可以肆无忌惮了。
他对京师风俗人情十分熟悉,对一些豪强恶克也很了解,他就重用这些豪恶之吏。
这些人善于深文周纳,巧低人罪,他们要想惩治谁,就千方百计地给你罗织罪名,谁也休想逃脱。
而且一旦落入他们手中,无不惨遭严刑拷打,到头来,“大抵尽靡烂狱中“,极少能够生还。
他们常常对下户中的好猾之人采取这样暴虐的方法,使其身死、家亡、族破,意在警告那些豪强大户,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刑杀,在短时间里收到了成效。京师,似乎安宁了。
如果我们以为王温舒仅仅是一个以杀立威的酷吏,或是专门对付豪强地主、刚正不阿的廉官,那就不对了。
王温舒还是个贪官。他与其他贪官相比,虽然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但其贪的手段确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