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文学遥追韩昌黎(1 / 2)一枚棋子的千古风流首页

这一招儿对付结巴着实管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阳修的进步愈发明显,他已经能够流畅地朗诵完整的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有时候,他还没有抄写完一本书,就已经能够将其中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

在广泛涉猎各种典籍的过程中,欧阳修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通过海量阅读,他领略到了无尽的乐趣和智慧的启迪。

每翻开一本新书,欧阳修都像是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书中的文字引领着他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他沉浸在那些精彩绝伦的故事里,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喜怒哀乐;他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这种阅读的体验让他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对于欧阳修来说,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和滋养。他在书籍中找到了宁静和慰藉,也找到了激发创造力的源泉。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他的思维变得越发敏捷和深邃,文学才华也日益显现。而这一切,都成为了他未来文学成就的坚实基石。

然而,欧阳修并没有满足于仅仅接受书本中的知识。

他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笔触去描绘所见所闻所感,将心中的想法化为文字。

起初,他的作品或许还略显稚嫩,但随着不断地练习和积累,他的文笔逐渐成熟,风格独特。

他的诗歌充满激情,散文则流露着深刻的思考。

每一篇作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他甚至想,该努力时则努力,如果将来在考取功名方面无所成就,找一处偏僻之乡当一个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整日与书籍为伍,读累了便找个棋手对弈,乐在其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啊。

他一边埋头阅读,一边小心翼翼地模仿,在模仿中发挥、演绎,常常为了一篇好诗、一句好词儿而废寝忘食,丝毫不觉得劳苦。

不知不觉中,欧阳修笔下功夫大有长进,诗赋文章,其圆熟练达,不稍逊于老成。

一次,二叔欧阳晔偶然读到欧阳修的习作,大喜过望,对郑氏夫人道:“嫂嫂再不必担心家贫子幼,依我看呐,修儿这孩子是个奇才,他将来不仅会光耀欧阳家的门庭,而且一准会名扬天下呢。”

郑氏听了,仿佛是自己潜藏心底已久的期待得到了验证,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

欧阳修在李家染上了口吃的毛病,但是郑氏并未阻止他继续去李家玩耍,这个年龄段,即便是玩耍、淘气也是学习,记得欧阳观也是如此托梦与她的。再说,欧阳修又不是要一辈子和李家公子们相聚,尽多是眼下这一个阶段而已。

如果欧阳修和李家公子们在一起感到开心,就没有必要限制他们的交往,李家就是欧阳修最初接触的社会圈子,这样,儿子的童年时代也不至于太过晦涩,何况李家还有书可以借阅呢。

郑氏还觉得说话方面相对木讷一点儿没什么不好,男子尤其如此,做人真的不可以太善于辞令,这符合古来拙于言而敏于行的信条,也就是“少说多做”。口头表达差池些,反而益于助长文学能力的长进,如果有一天欧阳修变得太伶牙俐齿、巧舌如簧了,反而让她这个做母亲的感到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