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小小的我(1 / 1)走出混沌的纠结首页

木帆趴在一张老旧的餐桌上,吃力地写着字,两条又粗又长的麻花辫垂落在桌子上。母亲打着毛衣坐在一边,念叨一会再沉默一会,思考着尽量把最近家里家外的事都搬到信纸上去。木帆又在例行公事了。自从她读小学识字以来,一月一次,给远在他乡工作的父亲写信的艰巨任务就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她的身上。母亲读了两年小学,本来还会写几个字,但很费劲儿,终于等到女儿会写字,自然就从写信这个棘手的问题中抽离了出来。慢慢地,母亲只会写她自己的名字了。木帆有时写得力不从心,因为母亲太唠叨,什么都要往信上倒,什么舅舅家养的鸭子有几只跑掉了;堂舅的儿子结婚了,喜宴上多了一道叫黑米粥的新菜品;隔壁邻居家的一堵墙倒了正在翻新等等。木帆任劳任怨,努力地加快地写着,不敢有遗漏,也不敢有埋怨。因为曾经有一次,她实在不想多写,于是和母亲提出写得差不多可以收尾了,结果母亲一顿怒气地输出,说:“你父亲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外地打工,你写封信都不耐烦、不愿意?你还有良心吗?”说着说着,居然还留下伤心的泪水,那一次着实把木帆给吓坏了,因为母亲越骂越委屈。长大一点后木帆才想明白,母亲是想念父亲了。毕竟那个时候母亲也就30岁出头,年轻的少妇一个人在家操持家务,干农活,养孩子,还有一个不省心的婆婆经常要使幺蛾子,能容易吗?

木帆读小学这年是9岁,据说8岁时去尝试着上了几个月学,结果不是睡就是玩,一点也不着调,于是母亲就决定让她9岁上学。在这点上母亲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十足的信心,她愿意等待,她比乡里一般的女人更重视孩子的读书。同时,她认为兴趣很重要,等到孩子喜欢读书了再上学也不迟。后来证明,母亲这个想法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到了9岁开学那天,木帆背着父亲从城里寄来的蓝色大书包,拉着母亲一溜烟地跑去学校报到,别提有多兴奋。兴奋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这个洋气的大书包。那时很多同龄人还只能使用家长缝制的书包或者军用书包,关键区别还在于她这款书包的功能。书包是立体的,书本不会压坏,还有很多小格子,可以放各种文具,这在当时简直就是想不出来的设计了。最关键的是这款书包的肩带,一点也不磨人,非常宽非常厚实,那叫一个舒服,总之就是高大上的一个新奇款式。这年,木帆的弟弟木铜7岁,还在家里待业。比起姐姐,弟弟似乎更加乖巧,因为弟弟很喜欢受表扬,一表扬就表现更乖了。凡是母亲要想买个盐或者打瓶酱油的差事都落在弟弟的身上,一呼即应,妥妥的一只小舔狗。有儿有女,母亲也深感满意,特别是有了木铜后,母亲感觉终于在乡亲面前抬起了头。六七十年代,生儿生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转眼到了小学五年级,木帆已经顺利当上了大队长,木铜读四年级,也是一名班干部,那时家里的墙壁上已经密密麻麻贴满了各种红色奖状。姐弟俩在同一个小学就读,因为综合表现优秀,也就有了点小名气。最高兴的当然是母亲,每年开家长会的时候就是母亲的高光时刻。来自家长们羡慕的眼神,老师大声的点名表扬,让坐在木帆座位上的母亲笑不拢嘴,尽管也想适当克制收敛,总要顾及其他家长的感受,但确实高兴的心情还是忍不住地溢于言表。母亲的这份高兴更多的是因为对父亲有了一份交代,不但证明了她是一位贤妻,更是一位良母。父亲和母亲出生于同一个村落,父亲家徒四壁,比起母亲家穷太多。父亲有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和姐姐,哥哥经常欺负他揍他,从小受了不少苦。村里有一位唐大伯,勤劳能干而且多才,很早就出去打工,见过世面,闲暇聊天时经常会给村里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父亲对他非常崇拜,渴望着也能出去打工赚钱看看世界。在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父亲央求着他母亲上门和唐大伯商量收他为徒。唐大伯看父亲为人敦厚老实,又经常受欺负,于是同意收下这个徒弟,带着他去了山东。在那里做过漆匠,也做过木匠。父亲很好学,知道做学徒来之不易,于是努力学好手艺,一刻不敢偷懒或者懈怠。劳动之余,父亲还学着做饭做菜照顾唐大伯生活,唐大伯对这个徒弟非常满意。

因为父亲的辛勤劳动和母亲的勤俭持家,木帆家由石头房变成了水泥房,后来又住进了二层楼房,日子越过越好,木帆也越来越优秀,由小学大队长成为初中班级里的班长,直到考上城里的重点高中。父母亲的身体力行,早在木帆心中种下了一颗同样努力拼搏的种子,唯有父母不能辜负。而父母亲更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毅然决定卖掉老家的宅子,迈向城市,多拼西凑买了套商品房。现在看来这样一个小小的抉择,在当时可是一个引起轰动的大举动。农村人一般不会放弃地基老宅,而正是因为父亲很早走出了农村,才有这样的一个眼界,毫不惋惜地为了孩子的发展搬到了城里,尽管对这个家庭来说,这一步走得很吃力。

读高中这一年,木帆18岁,已经成为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如果要评价木帆的容貌,肯定不能用漂亮两字来形容。木帆个子中等,不矮,偏瘦,皮肤偏黑,鼻子不高,脸型圆润,但眼大有神,两道眉毛像是用木炭描过,特别显眼。木帆的耳垂很大,她外婆认为这是福气的象征。确实自从木帆出生后,家里渐渐有了生气。自打懂事起,木帆俨然扮演了家里父亲的角色,既要保护母亲免于村里那些有歪心思男人的觊觎,又要在木铜受小朋友欺负时替他出头打架。木帆深知自己是女孩,力量方面天生不足,于是很早懂得团队力量的重要性,所以从小和男生们混在一起,趴地打弹子,乌龟抢四角等。同时,也不容忽视女生们的作用,于是一起跳橡皮筋,丢沙包,全部玩到了一块儿。由于交友广泛,还有不少忠诚的小跟班,所以在孩提时代,木帆也算是花木兰一样的存在。再说起综合能力,做学生干部期间,班主任从不操心,有木帆操持班务,班主任基本没啥事,安心备课上课即可。一些爱捣乱的淘气男孩,在几次被木帆放学留下来教育后也基本没什么声音。小小的木帆肯定不会想到,高中之前所有的这些经历对她今后生命旅程的影响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