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山脉太大了,没有任何一个学子敢言自己走全凌云山脉。
两匹马儿温顺的在路边啃食着青草,时不时在湖边喝上几口水。
陈潇灌了口水,润了润喉咙,望着高高垂下,一泻千里的瀑布,脑海里突然想起来一句诗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当年描写庐山瀑布的,眼下的场景,倒也恰当。
赵刚眉头一拧,这还是他认识的陈潇么?居然能写出如此大气的半阙诗。
他还未开口,身后便传来一个欢快的女声。
“好诗,好诗啊。”
兄弟俩齐齐转身。
他们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一男两女。
男人脸有刀疤,面色凶恶,三十来岁,给人一种很难相处的凶悍感。
剩下两女。
一女绿色长裙,质地并不好,容貌秀丽,像是丫鬟的打扮,
此时她正推着一辆木制的四轮车。
四轮车上铺着上好的丝绸,起了很好的减震作用,一少女端坐在四轮车上,脸颊上有着浅浅的微笑。
身着一袭石榴红红裙,红裙上,用金线绣着孔雀,孔雀尾羽上镶着一颗一颗光泽温润的珍珠。
少女年纪并不大,栗色的长发梳成了垂挂髻,配上了几件纯金的发饰,看起来贵不可言。
刚才出声的,也正是坐在四轮车上的少女。
陈潇微微瞪大了眼睛。
等等!
这年头居然还有四轮车!!
额,差点忘了,沈妙那边巴雷特都搞出来了,有四轮车也没什么奇怪得了。
“孔雀贵服……”赵刚心下一惊,拽了拽陈潇的衣服,轻声道。
“别乱说话,千万别得罪她。”
他可怕陈潇和自己怼习惯了,无意间得罪别人。
陈潇也不傻,不用赵刚提醒,光看这衣着华丽的程度,都明白这名少女背景不简单。
绿衣丫鬟把四轮车推到了离陈潇二人十来步外,停下了脚步。
少女丝毫不怕生,兴致勃勃的问道:“刚才哪诗,大气磅礴,尤其是那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神来之笔。”
“不知道,这诗是只有残篇?还是有上半阙未出?”
话说,李白李诗仙在这个年代没带没出生么?倒是可惜了。
陈潇暗叹一声可惜,他还是蛮喜欢李白的。
不过说起来,这诗上半阙是什么来着?
朝辞白帝彩云间,不如自挂东南枝?
不对,不对。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自挂东南枝?
还是不对!!东南枝你给我滚啊!!!
人生自古谁无死?啊呸!这个更不对!这是文天祥的。
一时之间,陈潇竟然忘了上半阙是啥,额头罕见的冒出了些许汗渍。
直到赵刚戳了陈潇一下,陈潇才反应过来,对少女施了一礼,道:“不好意思,这诗是古籍中看见的,匆匆一眼,倒是没想起来上半阙。”
“这样啊。”
少女有些失望,接着问道:“可记得是那本古籍?这诗的原作者是谁?”
“古籍忘了,这诗的作者名叫李白。”陈潇也没看过几本古籍,扯个四书五经一会就被拆穿了,只能借口忘记了。
“李白么?感谢公子。”少女笑吟吟的,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
我觉得不如来点银子来的实在。
陈潇心道,他并没有把这句话说出来。
“如果小姐喜欢这类诗的话,我这倒有一首拙作,还望品鉴。”陈潇刚才头脑风暴的时候,确实没想起望庐山瀑布的上半阙,可意外的想起了另一首诗。
只是那首诗,名声倒是不怎么样。
“愿闻其详。”本有些许失落的少女,眼神顿时明亮了不少。
“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这诗是唐代徐凝所著,后被苏轼批评恶诗,比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而言,名声相差甚远。
当陈潇把诗背完后,少女很是激动的鼓起了掌。
“小姐,注意仪态。”绿衣丫鬟轻声提醒着。
“哎呀,我高兴嘛。”少女丝毫不在意。
“我觉得,这诗远没有前面那半阙来的好。”疤脸男闷声道。
“咏瀑布者本就少,这诗比起前半阙,确有些粗糙,但少了分虚幻,多了分写实,瑕不掩瑜,算各有千秋吧。”
少女则是不同看法,“请问公子姓名。”
“大理寺,陈潇,陈子扬。”陈潇拍了拍身上的执事服,因为被罚巡街,他衣服都没换呢。
“大理寺的?好,我记住你了。”少女笑吟吟的。
“小姐,时候不早了。”绿衣丫鬟提醒道。
“我们先离开了,有缘下次见。”少女说道,四轮车也被绿衣丫鬟推动,往另外一条官道推去。
“拜拜。”
陈潇下意识的挥了挥手,少女愣了一下,学着陈潇挥了挥手。
还没问她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