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反攻(1 / 2)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库罗帕特金,作为一个前沙皇欣赏、破格提拔的小贵族一员,现沙皇信任的心腹爱将,对俄国皇室高层那是极度的忠诚啊。

而且才干、能力方面更是出类拔萃,他经过与美、日联军的多次交手,也算看透了对方的本质和能力水平。

有人拿历史的日、俄战争说事,俄国是因为库罗帕特金的误判,才让日本军队最终获胜的。

道理是有,但更多的没看到当时那悬殊的兵力差距,和俄国的外线作战什么都缺,能打成那样,已经非常难得了好吧,当时谁在那个位置也得跪的。

何况他当时制定的战略,根本不是这样的,而是被后面的皇室成员,逼迫的主动发起进攻和坚守重要要塞。在俄国糟糕的运力、物资供应能力上,受到的失败。

……………

他不顾自身危险,写信劝说沙皇陛下,将大军反攻的时机选择为寒冷的冬季。增援部队趁此机会好好休整,补足战略物资,争取一次性打出俄国的国威、军威。

让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非常的感动与庆幸,同时也给予了库罗帕特金全力的支持与放权,不管是军火物资,还是精锐哥萨克骑兵,那是全力帮扶啊。

当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皇太子尼古拉身边的禁卫军都没动,否则鬼知道那些该死的野心家们能干出啥事来,其他的贵族把持军官位置的军队,沙皇陛下是不敢信任的。

因俄国与大清帝国等国的糟糕关系,沙皇俄国军团在远东地区很难获得外部的任何助力。

当然美、日两国也是同样的情况,一旦寒冬到来,美、日的交通运输等将陷入低谷与困境,更没机会击败俄国,逼俄国投降了。

更何况双方现在已经是血仇了,不止是在主战场哈巴罗夫斯克,也包括所有的远东广袤土地,双方没有短期内互相妥协的可能了,只有想法给对方放血这一个思路。

俄国方面简单啊,增援上来的哥萨克等骑兵部队,频繁出动,在广袤的远东大地,拉网收拾日军、美军的落单部队和运输稷重部队,碰上城市绕着走,你敢出来,我就在野战中收拾你。

当然,吃不动的大部队坚决不碰,俺不搭理你。继续在原野上游荡,有本事你就一直抱团。美、日方面,看到骑兵的野外交战是真打不赢啊,也没什么脾气了,考虑能否在黑龙江上有所突破。

但现实毫无疑问的是残酷的,大清帝国也早在防范着他们呢,他们不可能招惹一个世界强国的同时,去招惹另外一个当地强国吧。

日军每次出现在荒郊野外时,就紧张不已啊,除了准备大量的军队和汽车等辅助工具外,只能考虑用火力密度,保障运输线的安全。虽作用还是不大,但俄国骑兵的损失却增大了许多。

可这个年代的汽车、卡车就是个坑,路非常好的情况下还马马虎虎,稍微不好,那绝对能折腾死人。

更何况美国的技术水平相对欧洲强国来讲非常粗糙,每次行动自己放弃的车辆比俄军击毁的多的多。

即使以美国政府的财大气粗也受不了啊,这个年代各国的加工、生产能力可不是后世,每年的产量是非常少的,根本甭想及时得到快速补充。

但美、日两国高层实在没办法啊,只有硬着头皮去支援前线的作战,他们也不知道俄国军队是发的什么疯,最近进攻起来,根本就是一副不要命的节奏。

而且对付的这些部队,普遍还是美、日两国的二、三线部队和运输部队,砍瓜切菜般的拿手、高效啊。

其实还真被美、日两国猜出了一些什么。

一、俄国的守军普遍弹药不足了啊。遥远后方到来的陆续支援,实在太少,而且炮弹等物资数量极其有限。黑龙江上那些俄国城市的弹药等,早就被主力大军搜刮一空了。

而美、日军队的大多数武器弹药与俄国武器口径是一致的,只要抢美、日军队的,俄国军队就能拿着现成的用,骑兵部队用不上的大口径炮弹等,那可是哈巴罗夫斯克急需的啊。

二、作为世界两大电影公司的巨头,上次那几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可是轰动了整个世界,翻译了无数种语言,大赚特赚了,不论是公司还是员工,那是有高度积极性、主动性的。

他们这次早早的就跑到友好国家大清帝国,准备为大清帝国拍摄战争巨片。哪想到美、日两国的进攻对象选择的是俄国,这下提前拍摄的大多数内容,不得不改成了爱国宣传电影,继续拍摄。

就在他们略感失望时,一封电报让他们抽出部分人员和设备,前往俄国远东境内,拍摄俄国军民无惧危险,抵抗入侵的战争大片。本土方面也会加派拍摄队伍从欧洲前往远东地区。

大清朝廷对这两家电影公司,那是具有非常大好感的,从始至终给予了大力支持。电影公司方面也非常谦虚,经常让大清方面给予内容建议,并摄制一段让他们审核一段。

而这两家公司也没有让大清高层失望,虽没有了战争的具体内容,但影片中的爱情、铁血、爱国部分,还是拍摄的非常生动感人,影片质量极高,必然是难得的佳作。

虽还没有完全拍摄结束,就准备抽走一半的摄制人员,但留下了一半人完善这两部影片,也算够意思了。

加上大清高层,也想清楚直观的了解俄国军队的实际战斗力,而电影拍摄内容是非常真实的反应之一。

所以大清朝廷对去俄国的拍摄人员,也给予了大力帮助。拍摄组在最短时间,就从黑龙江上进入了俄国的哈巴罗夫斯克战区,省了两个电影公司很多事情。

要知道,这两个电影公司人员的行李物品可是非常多的,海量的香烟、酒、各种肉罐头、水果罐头等等。

按俄国士兵的看法,简直不像是出来工作的,而像是出来开店的。当然,他们一般都很大气,经常给其他参与拍摄的人散烟、发酒、散罐头等。

奥匈帝国的双鹰牌香烟,不时就被拍入了电影中,其他的酒啊、罐头啊,其实也差不多,但谁会去管这点小事呢?这些玩意对前线战士来讲可是真正的好东西。

在大清的奥匈帝国商人,再次捐了一大堆的奥匈土特产,生怕影响了拍摄人员的生活质量,让大清朝廷专门安排的护送队伍咂舌啊,当然他们也不是没好处,最次的都有一条双鹰牌香烟。

当拍摄人员,带着海量拍摄器材和物品进入哈巴罗夫斯克时,他们随身携带的药品、香烟等立即打动了俄国的大多数守军,更得到库罗帕特金中将的亲自接见。

库罗帕特金更与两个电影公司的负责人亲切协商,表示给予他们全力的支持。电影公司方面也谦虚的表示,绝不打搅将军的指挥,刺探军情,拍出的影片将经过将军的审核,否则不会出版。

随后两大电影公司的人员,根据俄方提供的一些资料,分成了几个拍摄小组,在这座顽强坚韧的城市,寻找俄军英勇顽强的英雄事迹、百姓的爱国事迹、将军和下面军官的英明指挥事迹。

仅仅二十余天,一部80多分钟的军民同心,顽强战斗的战争电影就杀青了。里面的情节正面的反应了勇敢的俄国军民,面对侵略时,众志成城的大无畏精神。

库罗帕特金作为远东地区总指挥,只有几分钟的内容。包括临危不乱、从容指挥,看望伤兵、鼓励士气,走入军营、宣扬尊皇爱国、敢于奉献的精神。

其他的都是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生活、训练、战斗事迹。将兄弟情深,爱情伟大展现的淋漓尽致。

战士们唱着家乡的情歌,在防线危急时,发出愤怒的怒吼勇往直前,在电影中显得格外磅礴有气势。

经过库罗帕特金中将允许,这部电影在各参战休整部队进行了试播,取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俄国军民的士气更加的高涨了一截,这个年代各国的娱乐活动都太少了,何况如此高大上的,把库罗帕特金中将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