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2 / 2)红颜飞雪首页

“老伯!”苏童说,“你的胡须也太长了,打扮上也不是现代人,我读书历史,像秦代,像那个时代的农夫。”

“你说对了,我就是秦人。”老头说,一面微笑着,用手划着浆。

苏童不敢说了,连看一眼的勇气也没有了。他确认遇到了鬼,而且也清楚自己正在阴间。那两个小鬼呢?它们可玩的欢了,一路都在戏耍河里的浪花。刘思雨紧抓着那把阴阳剑,以备突发情况。河流是正常的,一直东流,所经过的地方泛起白色的浪花。沿途中,奇花异草。河道两旁,紧挨着庄稼地的是低矮的草房子。青草地里有马,牛羊在半坡上。天上白云滚滚,只是太阳不见其中。挂着一面白色的镜子,这个老船夫说那是永不消失的月亮。

奇怪的是,那些长势茂盛等待丰收的庄稼,居然不需要太阳的光合作用。河里有鱼儿,连虾蟹都是相同。往远望,大山深处,斜影朦胧,巍峨无比。水影花香,及家禽和粮食的味道,全都与人间的东西相同。唯有一点,少了科学,缺少现代化的元素。

船儿靠了岸边,老头为他们找了一辆马拉车,并主动付了雇车的费用。微笑着送他们离开,并交代一直等他们回来。不管等待的时间有多久,那根金条的价值,可以耗去老头几年的劳动力。老头感激涕零,怕别人发现似的,连用厚布包裹了好几层。

而另一件事,那辆马车跑出去了好几十里,在一座青瓦大房前停了下来。从正面看,房子坐西向东面。两扇用青漆漆过大门上面横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三个打字:秦医馆。随着那辆马车的离开,关着的门突然打开了。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小年青人从里面拱了出来。一头长发挽的老高,形状像个桃。一根小铁棍插在那桃形的中间,用一根细布线绑着,是一副标准的秦代发型。

小年青看了过来,把他们奇怪的紧盯着瞧。像欣赏一朵久不盛开的花,一面开始往前走,脸色不好看,有些发灰,小脚小手地走来。

苏童有些害怕,已经躲在刘思雨的背后面了。

他问:“是来瞧病的吗?”

刘思雨把一边闲耍的两个小鬼拉到了身边。

“是给它们瞧病的。”她回答。

“带银子了吗?”

苏童在刘思雨马上背后冒了一下头。

“有金子。”他说。

小青年看了一眼苏童,把小眼睛亮了一下。又瞧着刘思雨,被这两个人的容貌征服了。随后,又瞄一眼两个小鬼,生出来一副嫌弃的样子。

“你们等着吧。”他突然说,“明天再来。”

“可我们赶时间。”刘思雨说。

“带银子了吗?”他又问。

苏童连忙递过去一根金条。

小青年收了,同时也变得恭维了起来,像迎接贵宾似的在前面引路。一面走,并请求他们不要把收金条的事情说了出去。他是这儿的杂役,父亲在秦战中死亡了。家里有个老母亲,他今年多少岁已经不记得了,那已是上千年的日子了。

过了外堂,往里走时才发现这座医馆很大。大小房间数不清,玲珑错落,雕刻着飞禽走兽。绕过一座花园,经过一座小木桥,从一条木栈道走过去,再从尽头的一道圆拱门穿出去看见一座小草房子。一个古代的老人坐在门前,面前摆着一条长桌子,正在给面前坐着的人谈话。

“他就是这儿的大医先生!”小青年说。

在小青年退出去时,那老人已经看见他们了。同他们微笑,一面把目光移向两个小鬼,并招呼它们过去。

刘思雨领着它们正过去时,与老人谈话的那人起身离开了。苏童被吓呆了,差点儿为此惊厥。那人根本不是人,是一个红绿脸,长着三只眼的怪家伙。鼻子上有个光滑的肉瘤子,一面往外走,把苏童紧盯着看。

突然,这个家伙在苏童身旁停了下来,做出一副怪样子,用鼻子嗅。把眼睛凸了出来,临走时还吐了一下长舌头。

苏童的眼睛死盯着地面,那怪物是怎么离开的,他一点儿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