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还未完全洒向大地,攻城的部队业已迫近至护城河边。
护城河宽过十丈,深近十四丈。
敌军要想攻城,要么把护城河填平,要么造浮桥通过。
但袁术麾下显然有能人。
李丰部三千余人,一边填塞护城河,一边将数辆大车推至河边。
大车上装载着一种宽达两丈的特殊工具:飞桥。
只见数十人合力将其从大车上抬下来,竖立在地面上,而后固定住底部,猛地往前一推。
飞桥的另一端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护城河的对岸。
这个通过护城河的办法,极为简便和迅速。
但因为承载能力有限,只适合士兵通过。
云梯和云车这种重型器具,要想通过,非得填平护城河不可。
尽管如此,数十架飞桥沟通护城河两岸后,敌军就有了在城墙下快速集结兵力的途径。
护城河北岸距离城墙不足百步,其间是战前预设的尖木桩。
敌军中,率先过桥的是数百名弓箭手。
他们依托尖木桩,疯狂仰射,好为填塞护城河的士卒提供掩护。
吕布毫不客气,当即下令,让强弓手予以猛烈还击。
顿时,城上城下,箭矢交织如雨。
敌弓箭手依托高大的尖木桩,且战且行,不断向城墙根部逼近。
距离的缩小,提高了他们仰射的准确性。
城头上不少人开始中箭。
吕布见状,下令民夫向城下大量抛撒铁蒺藜。
这种有四根铁刺,每根皆长两寸有余的玩意,人一旦踩中,立刻就会丧失行动能力。
果然,敌军面对地面密布的尖刺,打消了向前的念头。
双方开始原地互射。
吕布一面命己方弓箭手压制城墙根部的敌军,一面命陈瑀组织强弓手,对付正往护城河里扔土袋的敌兵。
仰射毕竟困难一些。
一番较量,守军将过河的弓箭手射死射伤无数。
但填河的敌军因为距离较远,弓箭命中率很低,其填河的速度并未耽搁多少。
三千余人来来往往,行动迅速。
一批批沙袋沉入水中,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漩涡。
木石堆积,沙袋沉底,原本深邃的河水,开始慢慢变得浅显。
李丰命人督促士卒,凡动作迟缓者,非笞即骂。
眼见护城河又宽又深,一时难以填平。
李丰很着急。
在向上司请示后,袁术又将俘获的三千余名浮屠寺僧人派来帮忙。
这些僧人算是倒了八辈五的血霉。
他们平日里哪干过这种活计,这会被赶鸭子上架,一个个敢怒不敢言,只得忍痛挨骂,拼命往河里扔东西。
就这样,从黎明直到日上三竿,护城河终于被填出了一个宽达三十余丈的平坦通道。
陈纪眼看过河道路已经打通,忙指挥第一排二十队士兵,各拥云梯,前后相随,依次过河。
为了让云梯顺利行至城墙根部,他还命百余名士兵,带着刀盾,率先过河,专门去破坏那些尖木桩,又命百余名士兵,一手持盾,一手持铁铧,专门去清理那些铁蒺藜。
还别说,虽然伤亡很大,但效果还不错。
尖木桩和铁蒺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失。
簇拥着云梯的士卒,趁机纷至沓来。
没多久,城墙根部就聚集了十余架云梯。
每一架云梯旁,皆簇拥着五十名士兵。
他们中的半数结成盾阵,格挡城上射下来的箭矢,半数开始操弄云梯,准备将其搭在城墙上,而后攻城。
守城的军兵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弓弩箭矢,滚木礌石,可劲招呼。
一时间,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彻云霄。
无奈,敌兵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