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面(2 / 2)一方游记首页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困惑与不解,仿佛试图从诗句上面寻找答案。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犹如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流淌着深邃的思想与情感。莫呃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开始细细重读那首诗作。

随着诗句的深入,莫呃的疑惑愈发浓烈。他仿佛看到了一位道家仙人,超脱尘世,飘然若仙;又仿佛看到了一位佛门高僧,静坐禅定,参透生死。诗中的韵味与典故,既带有道家的逍遥自在,又融入了佛家的慈悲智慧。

莫呃不禁陷入了沉思,他试图理解这位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试图探寻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然而,越是深入思考,他越是感到困惑不解。他摇摇头,轻轻叹息一声,心中充满了对这位修行者的敬佩与好奇。

此刻的莫呃,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深邃的世界之中。他感受到了修行者的独特魅力与智慧,也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渺小与无知。他知道,这位修行者所达到的境界,是他无法企及的。

“妙哉,诗作中既流露出道家超脱尘世的韵味,又融入了许多佛家深奥的典故,我竟沉陷其中。”

女子唇瓣微启,露出洁白的牙齿,犹如新月般皎洁。她的双唇轻轻颤动,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她的声音轻柔而富有磁性,像是一阵微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此人既非身披道袍的道士,又非身披僧袍的和尚,反而是一身世俗装扮,显得与众不同。

他常常发表独到的见解,如:‘儒、释、道三教,就好比是三个铺面,各自挂着醒目的招牌,但实际上,它们都在销售着生活的杂货,柴米油盐样样俱全。只不过儒家的铺子更为宽敞,佛、道的铺子稍显狭窄些,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包罗万象的。’他又继续阐述:‘凡道,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叫道面子,一个叫道里子。道里子,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但道面子却各有各的特色。

比如和尚剃了光头,道士则挽起发髻,这样人们一眼就能辨认出他们是和尚还是道士。倘若让那和尚留起头发,也挽个发髻,再穿上飘逸的鹤氅;道士则剃去头发,披上庄重的袈裟,那么人们恐怕又要颠倒着称呼他们了,难道他们的眼耳鼻舌不是同样的用途吗?’又说:‘道面子虽然有所区别,但道里子实则是一样的。’因此,这位黄龙先生,他对三教的态度极为开放,不拘一格,无论是吟诗还是咏史,都显得游刃有余。”

“姑娘又聊讲经了。”女子话言未了,老者送上茶来,笑笑。

“爷爷真是会说笑呢。”女子含笑回应,那笑容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绽放,充满了温暖与亲切。

“老先生您太客气了,姑娘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刻的道理。”莫呃急忙说道,同时他的目光落在了老者手中的两个旧瓷茶碗上。那茶碗虽然陈旧,但却透露出一种古朴的韵味。淡绿色的茶水静静地躺在茶碗里,才一上桌,那清幽的茶香便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