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 壮观惊艳(2 / 2)凤谋江山覆首页

再也不会有人站在她的角度去替她考虑,即便那些人不会为云初夏送行,也不会在正月初一不顾迷信的去帮一把苏衍,但是,他们会站在正义的角度来谴责自己,这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哪里会有那么多的英雄,危险到来的时候,英雄很少,可当危机过去,那些替英雄来谴责的人却是不会少的。

这样的局面,皇帝不想去面对,所以推给了谢明依。

好在,母亲已经被皇帝接到了行宫里,初一的一大早,母亲便离开了府中,谢明依也直接来到了新月楼。

或许内心的深处,她也在为那个女人的离开而惋惜,但是她不会愧疚,因为这些都是她们自找的。

谢府

谢明依听着容羲的话,不由得弯了弯唇角,没有太多的严肃,只是那苦涩的感觉,让人觉得心酸和无奈。

“容羲,把府里的人都散了吧。”谢明依说道。

“大人,那您怎么办?”容羲问。

他依旧是不放心谢明依一个人在这府里的,即便是有自己,也难免会不周全。

“外面不是有小吃摊的吗?左右饿不死的。”

谢明依说着,转身走在空旷的院落里,走过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

雪很冷,可是再冷的雪,再冷的天,也比不上此刻谢明依的内心的寒冷。

这种寒冷,足以冷透了心肺。

她记得也是这样一个雪天,那个老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对自己讲着属于宫廷的辛秘。

有那么一个孩子,因为他的一次酒后失意,这样降临在这个世界上。

可是,因为某些原因,那个孩子不能留在宫里,只能送出宫去,可是他没有想到,那个孩子,被交到了他亲人的手上。

一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那熟悉的面孔时,产生了怀疑,一番盘查之下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那天夜里,几经辗转之下,那个孩子被人送到了苏家,被当时的管家收下,并在苏家被养大。

他就是苏衍,苏同鹤的长子,整个苏氏的荣耀。

然而苏同鹤只知道苏衍是他妹妹的孩子却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皇帝,可是皇帝怕有一天这件事情会重见天日。

也怕,谢明依所挑选的人无法担当得起这天下的重任。

是了,这群臣的争斗皇帝都看在眼里,他也清楚这些人的勾心斗角,看清了这朝堂上的每一个人,他在看,在等看谁能够脱颖而出。

然而让他最惊讶的不是六皇子最后成为赢家,而是这个从万人之中脱颖而出的少年。

或者说,少女。

或许是因为眼缘的缘故,他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孩子十分的投缘并且在日后的了解当中愈发的欣赏她的内心欣赏她的倔强和执着,欣赏她的聪明。

如果这样的孩子,生在皇家的话,他又何必操心自己的后继之人?

然而这些话皇帝是不会对谢明依说的,他只是告诉谢明依苏衍的真实身份,并叮嘱,如果在将来的某一天,六皇子的江山真的难以稳固,那就拭目以待。

一句拭目以待,让当时的谢明依惊讶,他没有想到皇帝在明知道自己在这其中做了手脚的情况下,仍然如此的相信自己,这不得不让她惭愧和动容,以至于这才是她在今后的时间里依旧效忠于大燕的真正原因。

有些时候,长辈的福荫真的会落在晚辈的身上。

可偏偏,有些人不以为然,甚至想要摆脱这一切。

太后,皇帝,都在想要谢明依离开,只不过一个想要她的命,一个想要利用她,殊不知她早已经做出了为这江山献身的准备,只是她们的举措太让人失望了。

这一刻,谢明依不得不感叹先帝的远见卓识,因为那个人曾经劝诫过自己皇后未来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而你亲自推举的那个人总有一天会因为权利牺牲你。

那个时候的谢明依不以为意,时至今日,她后悔莫及,却也为时晚矣。

死去的人不会再复活,而离开的人也不会再回来了。

那些发生的事情无法从记忆中抹去,那些伤痛也无法真的消失,因为那深深地刻在自己的每一寸肌肤之中。

每每想到,都会觉得肝肠寸断。

初二

长安城

浮生茶楼

“听说了没有?谢明依逼死了定北侯夫人,定北侯为情葬身。”茶馆里有人议论着,另一边有人附和道,

“是啊,是啊,不是说这定北侯救过谢明依的命吗?这种恩将仇报的人怎么配做这大燕的丞相?真是……让天下士子蒙羞啊。”

“可不是嘛?听说这位丞相大人已经被软禁在家里了,是皇帝陛下下的令呢。”

“活该,她这样的人早就应该被处死了,皇帝陛下如此也是念在她这些年劳苦功高的份上啊,也是我皇英明,才会做出这样仁慈的举动。”

“这谢明依不守妇道,一个女人偏偏要做官,真是不知羞耻,如今倒是让天下人看清了这妇人的下场。做官,终究不适合女人。”

“是啊,是啊。”

大街小巷里都议论着这样的话题,今日谢明依的名字到处都能听到,但是每个地方的褒贬不一,然而大多都是贬义的话。

只有那么一个人,背着行囊住进长安城里一个很寒酸的客栈里的时候,听见这样的贬斥,没有去争辩,只是在内心里对自己说不会的,谢大人不是这样的人。加油,林凤,你一定要让这些人看到,谢大人努力的平等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

是的,她叫林凤,是天都书院的学子,今年到这长安来赶考的。

至于为什么来的这么早,这就要归功于她包裹里的一封信了。

一封来自于老师石兴林的信。

即便石兴林在大多数人的面前总是在奚落谢明依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也在接受谢明依的意见。

只不过在众多人之中,只有她的成绩是最好的,也因为这样最后林凤才能留在天都书院里读书,只不过还要用自己的劳动来付学费。

可面对这样的机会,林凤已经是很感激的了。

接到老师的来信,林凤知道谢明依身处险境之中,而周围除了一个容羲没有其他的人可以帮忙。

她想,自己可以早一步到长安来,以老师作为掩护,帮她。

或者说,石兴林也是这么想的。

此时此刻的谢明依坐在府中的花园里,身上盖着一层毯子,旁边点着火炉,看着湖面上的积雪,这入眼一片的白雪皑皑,竟是如此的壮观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