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248)(求打赏求订阅)(1 / 2)大清第一镖师首页

“少东家怎么了,一言不发?”

自此以后,左二把一句话都不说,只管让人拉着镖车,出得户部衙门。按曲老三对左二把的了解,知道他此时的心里一定有新打算,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愿意轻易认输的人,也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易向人低头求饶的人。至于,他要干什么呢,他一时也吃不准。

左安民这时,心头有些吃紧。他有些不认识父亲了,此前的那个慈祥和蔼的父亲刹时不见了,而是一个内心僵硬,做事果决不认识的父亲。他怕这个父亲,他从来没见过父亲这副样子。

左二把一行人走在大街。此时,正是初夏时节。虽说黑下来了,但夜色在轻轻流动,好像酝酿着一场暴雨似的,泥土里散发出来的干燥气息直逼人面目。

曲老三手里捧着黄马褂和御赐镖旗。

“这黑夜里,谁能看得见呢,再说,给谁看呢。”

左二把叫曲老三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

“说不准有用呢。”曲老三无奈,只好小心翼翼地收好。

不远处,一群黑色的影子在移动,等走近了,才看得清楚,是一群群的难民如流云般移动。

左二把伸手一挥,叫车马停住,他站在车辕上,大声地说,“大队人马就此停住,我左二把要做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大家有愿意跟我做的呢,你们就留下有不愿意的呢,你们就领盘缠回家。我左二把向来不勉强别人。”

“东家,你到底要干什么呀?”曲老三皱了眉头,问他。

这时,左二把并不回答曲老三,他一面叫人打开一个银箱,一边叫人去四处买米买面买锅,他要开粥棚,他要做他想做的事。

那一群一群的难民们,听说有人张罗着开粥棚,都高兴疯了,口口相传,无数饥民,难民都涌向了过来。

跟左二把的那些脚夫们,都是贫苦农民,他们知道,跟着这位英雄做事,一定没错,所以,当左二把让他们走,他们一个都没有走,全部留了下来,他们决定,即使跟着左二把死,他们也乐意。

这点情义,令左二把十分感动。这是什么?这是人品与人格力量的感召。他左二把什么都没有,一没权,二没势,三没钱,什么都给不了他们,但他们依然愿意跟着他,跟着他出生入死,跟着他上刀山,下火海,生死与共,风雨同舟,这是人间最可宝贵的情义。

“爹,您老人家这是要干什么?疯了吗?”左安民十分冷静,也十分理智,他劝父亲别这样干。左二把根本不听他的。而是一意孤行,他说,“这些镖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总比运到天津塘沽口拱手送给洋人强吧。”

曲老三说,“少东家,我们跟着你干,真的很痛快。”

左安民说,“曲师傅,你疯了这根本不是咱们份内之事……曲师傅,你怎么怂恿着我爹这么做?我爹他脑子热,您怎么不劝劝他,反而要助他!这样做,岂不是要害他,置他于死无葬身之地!”

曲老三说,“少东家,东家有正义之心,我们自然要成全他。不过,看起来,这是一件掉脑袋的事。”

左二把说,“谁说我们这是掉脑袋之事,我们这样做,这难道不是为朝廷解决难题吗,尽咱匹夫之责吗?”

曲老三说,“朝廷的伤疤岂是容人随意揭的?!”

左安民拦住左二把,说,“爹,您这是胡来呢。谁都可以由着性子胡来,您不可以,这银子是朝廷的,是咱左家几辈人的性命都换不来的。我可不能跟着你白白掉脑袋。”说罢,赌气出走。

曲老三冲左安民的背影喊道,“你,少东家,你怎么能背叛你爹呢。你!”

左安民头也不回就走,也不知他要走到哪里去。

左二把说,“让他走,走得远远的,我就是掉脑袋也坚决不会连累他。再说,我这样做,他以为是受谁撺掇的,告诉你们,不是。也不是谁能怂恿得了的,是我左二把余生再不想再活得苟且,活得窝囊,每日里运送白银到天津港,却看见大量白银被哗哗运走,看着这么多人受苦受难,却无能为力,只顾着自己一己之私,一方小天地,这算什么大男人,算什么武者”他转头对曲老三说,“你怎么不走?”

曲老三痛苦地摇头,他怎么能走呢,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他只有跟左二把同气连枝了,同生死,共患难了。

不一会儿,米买来了,面买来了,锅买来了,架火烧柴,埋锅造饭,人们闻到米饭香,自然涌了过来。

这时候,有雨点从天上飘落下来。

“这天,看起来,想要下雨似的。”

“下吧,天要下雨娘要嫁,谁也管不着。”

难民移民越涌越多。他们没想到,在这个平静的夜色里,在这个平凡的一天夜里,竟然有人给他们造饭吃,给他们温暖,几天了,他们都快要饿死了。此时此刻,他们端起这碗饭,就再也不会饿死了。

雨开始下大了,好在人们已经吃饱了。不怕风吹雨打了。

左二把看着他们排着长队,有序地领粥,脚夫们给他们施粥,无声地笑了。

“今天这样做了,明天头被砍了,那有什么要紧!反正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爱了自己想要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