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成长的苦(2 / 2)流年的幸福时光首页

“确实当时那个年代,父亲家庭的条件真是挺次,而且据我了解我当时的太姥姥,也就是我奶奶的母亲还健在,当时也是极力的说我们家庭跟女方当时对比还是不行,还是算了吧,别给自己找个烦恼了,父亲当时是对我母亲挺看好的,母亲当时那个年代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如果放在现在这个年代,估计双方彼此见完面之后不会在联系,因为本身就没看好。要长相一般人,要身高及体重也是一般身材摸样,为啥要选择你这种家庭呢?何况当时的年代久远,也并不是说单恋一枝花,非你莫属非你不嫁而已,女方的家族也是对我父亲并不是很看好,因为条件不行,工人出身。家里的亲戚一大老小瞅着真的是挺不友好的,现在我个人觉得材发现他(她)们的眼光真的不是一般的毒,我也觉得父亲的家族的人群并不好,这个往后会跟大家一一详细的叙述。”

“彼此相识了,母亲的女闺蜜同学安排两个人见面过程中,当时彼此了的也挺娱乐的,毕竟计划经济时代福利待遇工资结构水平大家都处于同一档位,都是那些,主要是家庭的因素困扰了太多的外在因素,父亲对我母亲也是挺喜欢的,用当时的话来说想继续的保持一个常联系的状态,母亲呢也是想试着接触看看,他们俩那个年代相亲之后可不是像我们8090后人群一样,用自己辛苦的工资去享受额外的开销,因为当时那个年代买什么都是用票据,现在年轻的人群可能真没有接触过那个时代,我所了解经历过的时代真的是那个时代确实与众不同有相反的意见。”

“总是听到一些人群极力的讨厌那个时代,非常的讨厌~~~”就拿我一个远房亲戚的姨在上海的经历跟我描绘当时的年代一些特色发展情况。

物质的短缺:什么都要凭票证购买。每个月每人的鸡蛋只有半斤,炒个炒鸡蛋一个人当月的鸡蛋限额就没有了。猪肉每人每月一斤半,食用油一斤。牛肉羊肉根本不要想,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买到。我们弄堂里有个回族总是用羊肉换邻居猪肉,一斤羊肉换一斤半猪肉。上海的成人当时只有28斤的粮食定额,不只是你买粮食用,你在外吃早餐买点心吃饭都是用这28斤的粮食定额。而且国营米店中的出售的粮食都备战陈化粮,发黄,有时候还发绿(霉变了),不淘洗个三四次,都不能入口,所以当年上海的肝癌率一直很高。我小时候对妈妈又一个孝顺的承诺,就是当妈妈老了,我每个月的鸡蛋一个都不吃,都给妈妈吃。这个在我眼中是至孝的行为在当时。

落后的城市建设:灰色的城市,到处都是五十年代的烟囱,道路几十年都没有修过。我家弄堂里的路灯电线杆是清朝宣统年留下的木头电线杆,已经被白蚂蚁蛀的手指一戳一个洞。当时大多数的上海人还住在清朝,民国的老房子中,三代、四代人住一间房子不是什么新闻。我家三口人只有十二平方米的一间房子,我连固定的床都没有,每天晚上要搭铺。然而即便这样,我们家还是不能算困难的。当时上海对困难户的定义是人均面积小于1.4平方米。

绝望的中外收入对比:80年代初上海国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不到40元人民币,到了80年代末也不过80-90元。而那个时候日本人也好,欧美人也好工资大约1千多近2千美元了。所以看到一个外宾(当时对老外的称呼)就知道他们的工资是我们的几百倍。怎么比?当时上海有很多涉外场所,中国人是不能进去的,包括那些五星级酒店,因为要护照。而且进去你也没有办法消费,因为那些地方不收人民币,只收外汇券。而且有外汇券你也消费不起,我记得84年我在国际饭店(Park Hotel)第一次喝可口可乐,那个酒店里一听可乐的价格是12元+15%的服务费,当时一瓶普通汽水的价格是0.14元。我永远记得那瓶想咳嗽药水般的饮料喝掉了我爸爸当月三分之一的工资,因为我爸爸当时工资也就40多元。

还有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很多故人跟我描述的也是不同的特色情况,例如:“那时的中国真美,那么多的传统民居,房子虽旧但并不破败,人的衣着朴素但精神却自然安详,菜是正经八百的原料,摆盘也认真实在。”35年前,一帮馋嘴的日本人来到了中国,用镜头记录下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而让人难忘的不止那一道道传奇佳肴、把烹饪当成艺术的厨子、追求人间美味的食客……还有与我们渐远的烟火气。

“在中国菜市场里还没有随处可见的塑料袋,也不流行点外卖的年代,虽然人们的生活谈不上多富裕,甚至有点穷,却是中国菜最好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的BJ街头,骑着自行车的人群密密麻麻,却挡不住身后清澈的阳光,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民居也是旧时的调调,人们多穿的是粗布大褂,颜色也很有限,但是从内而外散发着精气神。大抵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八十年代的中国,即便大伙儿日子是穷了点,但在吃这件事上,却是幸福得很!从食材到用料都是实实在在,无添加,就拿BJ来说,几毛钱就能吃到绝味的小吃,馒头都能扭出一朵花,别提一凑近就能闻到香气的焦圈儿、又酥又脆的油条,还有豆浆、豆汁、胡辣汤……热气腾腾里,充满生机了一天开启了。隔着屏幕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而这些只是《中国之食文化》里很小一小部分的呈现。”

“在上世纪80年代,一帮馋嘴的日本人来到了中国,把BJ、广州、江南、四川这几个地方的饮食用镜头记录了下来。BJ的小吃和宫廷菜相得益彰,江南的蟹肥鱼美,冠绝天下,广州的佛跳墙全国出名,而在四川成都,一口大锅、一把铁勺、一个漏网,加一个泡菜坛子,就能完成99%的料理……各方有各方的特色,汇聚成了一部热热闹闹的国菜美学。嗯,你或许想不到,我们的父辈竟然吃得这么有滋有味儿,那时候食物便宜,食材用料都少添加,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儿。比起现如今我们以为的饕餮盛宴,在当时不过是平常人家餐桌上的吃食罢了。这部日本纪录片《中国之食文化》是由中国料理研究家中山时子、木村春子带着摄像组,拍了15000张照片,记录下当时中国菜的烹饪过程,又研究了好些中文典籍,最终完成的。”

“以上的信息我所记忆中了解知道的太多太多了,回归到现实的脑海中,母亲当时也是跟家族的一顿劝说之下,跟她的姐姐、弟弟、妹妹也是说彼此接触看看试着交往一段时间,毕竟也是该进入到处对象的年纪了,80年代的爱情真的是太单纯了,明明家庭根本不是很匹配的两个人,硬是在一起交往接触了。由于父亲当时在本市的一个企业工作,下班之后经常与我母亲汇合约会,父亲家里也是说要对女方好一些,可是说归说一大家子的人群都是在一个大院里头生活居住,没有额外的开销钱款来支持我父亲对我母亲交往过程中的开销,甚至说是一毛不拔,一分钱也是不会额外的掏出来,这点我母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是多次的抱怨,心里无数次的知道男方家庭条件就是这样,但是也是通过历史的年代选择了沉默,毕竟大家都是老百姓的孩子。”

“放到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看看,没有钱想出去约会看电影、吃饭聚会等等,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何况女方现在这个时代女方谁能跟你老出去压马路呢?都是直接找好地方或者提前安排好一切,双方接触上之后才能出去。父亲对母亲交往过程中,也是真的挺为难他了,毕竟他只能用关心去对待母亲,平时生活过程中女方家庭里有什么事情及时同时我父亲过去帮忙看看,毕竟在车间是个班长,简单的一些体力修修补补的重任还是能应付过来的,姥爷姥姥对他还是比较尊重,这是我所了解的一些往事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