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通垂首道:“博士想要些什么下酒菜呢?”
“简单点,拍个黄瓜,炸个花生,切点卤肉,拿上这块金饼,算是小费,记下了么?”
“唯。”
不多时,两个人空手而归,东余眉头微皱:“什么情况,御膳房的人不给面子?还是事多,忙不过来?干活的人很少么?”
赵通忙说道:“仆听说仅在庖厨打杂择菜之杂役,即有三千多人,每年宫中吃喝就要花费数千万钱。”
“这么多人拍不了一个黄瓜么?都用的张大泉的菜刀是吧?”
窦漪房轻声道:“博士,庖正说要亲自解释,他正在赶来的路上。”
说话间,有宫人禀告庖正求见,雍炬鹿看向东余,后者点了点头。
稍后,一个身影缩头缩脑的来到众人身前,东余扫了一眼,立刻确定,此人绝对是厨师,脑子大脖子粗的,只是头上裹着绿头巾,啧哎,家里出这么大的事,还在辛苦做菜。
“拜见博士。”他身体圆润,嗓音却很尖细。
庖正属少府管辖,是所有御厨的头,作为技术性官僚,他自问厨艺天下无双。
东余皱眉:“我一向敬重手艺人,尤其是司机,厨子和女秘书,但你老哥什么意思,一个金饼在你那还买不了几盘下酒菜?”
“仆自暴秦以来,便是庖正,至如今,已然三十载,但从未听闻黄瓜和花生,敢问是何食材?”
啊?没有的么?东余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科普视频,现在的好多东西其实都是外国传来的。
比如名字带洋的,就是从海路进入华夏的,比如洋火,洋装,洋枪等等。
比如名字带胡的,基本上都是从西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华夏,比如胡麻,胡桃,胡萝卜。
而黄瓜呢,古称胡瓜,只是因为五胡乱华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讨厌胡字,更名为黄瓜。
而花生,古称胡豆,张骞的老爹可能现在还是受精卵,所以这两样当然还在西域。
他有些懊恼,又有些尴尬,但也没办法,这样的事不可避免,他的身体是人形高达,但大脑只是普通的人类水平,不可能每件事都记得清清楚楚,能够临时想起来,已经算是不错了。
他张了张嘴,一旁的赵通忽然说道:“黄瓜与花生想是博士家乡之特产,庖正不知晓,也不稀奇。”
庖正点了点头:“既如此,但请博士指明方向,仆定派遣宫人前往采集。”
东余摆了摆手:“算了,三千里路云和月,来回一次人都饿死了,劳烦老哥随便收拾几样下酒菜吧!”
“唯。”
“哦,对了,过几天我可能要去老哥那里鼓捣几种新式菜肴,届时可不要阻拦哦!”
“不敢不敢。”
冯唐有些好奇:“博士还精通庖术?”
“怎么说呢,看得多,吃得多,做得少,论厨艺,刚才那位老哥千倍与我,但是论见识,我百倍与他。”
“治大国若烹小鲜,博士想必也精通治国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