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4章 北伐(2 / 2)当世界正年轻,群星闪耀之时首页

那么,为什么常申竟敢在此时对军阀发起讨伐?

首先,军校源源不断地向北伐军输送着大批出类拔萃的军官人才。这些军官不仅具备卓越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更是接受过北辰联邦最为专业化、系统化的严格训练。如此一来,与北羊军相比,北伐军的兵员整体素质可谓是遥遥领先,形成了巨大的优势。

其次,从道义层面来看,北伐军占据着绝对的正义高地。反观北羊政府,其执政时期搞得国内民生凋敝、民不聊生,广大民众苦不堪言。这种倒行逆施的行径让北羊政府自然而然地丧失了正义性,成为众矢之的。

再者,相较于北羊军,北伐军的战士们清楚明白自己投身于这场战争的意义所在,内心深处怀着坚定不移的信仰。而北羊军却恰恰相反,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为何而战,犹如一群迷失方向的羔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信念支撑。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北伐军深得民心。每当北伐军抵达一地,当地的老百姓无不对其夹道欢迎,并竭尽所能地给予各种形式的援助。无论是物资补给还是情报支持,都为北伐军的胜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是人民的胜利。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北伐军何尝有不胜之道理。

实际上情况也确实如此,尽管从表面看来,无论是军队人数还是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北伐军都无法与北羊军相提并论,而且各路军阀更是拼死顽抗。

但北伐军战士们怀揣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其势如破竹,恰似那凌厉的秋风无情地席卷残叶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击溃了吴系军阀和孙系军阀。

至此,战场上仅剩下张系军阀以及其他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军阀负隅顽抗。这一战,北伐军成功收复了整个龙国南方半壁江山,可谓战果辉煌。

但就在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之时,他们却突然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由于此前接连攻克了大量地盘,部队急需时间来进行休整和补充给养;

另一个关键因素则在于此时正值关键时刻,不列王国和花旗国这两个外部势力竟然横插一脚,蓄意寻衅滋事,给北伐军制造了很多麻烦。面对此局势,北伐军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应对来自国外势力所带来的问题。

这一战虽然战果辉煌,北伐军依旧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足足7.5万人牺牲在这场战争中,包括总司令常申,也险些在这场战争中丧命。

(如果他真的死在这场战争,那他毫无疑问是一个烈士,他的历史地位应该不亚于护国将军。

但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