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一亮,郭大有和刘槐花就催促着石头起床,匆匆吃过早饭,郭大有带上十两碎银子,就和石头有说有笑的往镇上走去。
到了镇上,郭大有带着穿戴整齐的石头,径直来到了何夫子的家门口。何夫子是镇上唯一的秀才,他在自己家后院的两间房里设置了一个学堂。教授算学、书法、《经义注疏》等课程,主要是童生试的内容。
大商王朝童生科举只进行两次考试:县试和院试。通过这两次考试就成为了秀才,可以进入贡院学习,参加秋闱科考,考举人。
另外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则是推举孝廉。这种是为世家大族的后代子孙准备的,他们可以不用考试,直接就可以进入官场为官,可以说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上。
郭大有弓着腰,缓步上前轻轻敲了敲门上的铁环。院子里立马就有一个女童的声音响起:
“哪位?请稍等!”
等了一会儿,朱漆木门打开,门边站着一个身穿蓝色百褶裙、粉色斜襟褙子,头梳马尾辫的的小姑娘,看年龄和石头相差无几。但这姑娘十分知礼,对着郭大有和石头万福一礼,道:
“大叔是来找我爹爹何夫子的吗?”
郭大有见状颇有些手足无措,连忙道:“对,对,对,何夫子在家吗?”
“两位请在石桌稍坐,我去后面叫爹爹过来。”
小姑娘说着抬头看了石头一眼,石头也看了这姑娘一眼,只觉得心跳加速、面红耳赤,有些不好意思的立马低下头,一只脚脚尖在地上划着圆圈,看着有些像呆头鹅!
小姑娘见此噗嗤一笑,说道:
“这位小弟弟你好,我叫何佳慧,是夫子的女儿,也是夫子的学生。你以后要叫我学长!”
说着撅起了樱桃小嘴,快步向着后院蹦蹦跳跳的跑去了,显得颇为活泼可爱!
郭大有看着还在用脚尖画圈的傻小子,恨恨的敲了石头一个脑瓜崩。
“臭小子,有啥害臊的?以后跟着夫子要好好学。”
两人在院子里站着等了不大一会,身穿灰色儒衫、头戴方巾,留着山羊胡须何夫子背着一只手缓步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何佳慧。此刻她十分规矩,一点也没有刚才的活泼劲了,看着小脸上装出的严肃表情,让人觉得十分好笑。
何夫子冲着郭大有拱手一礼,便道:
“不知阁下有何贵干?是否是为了身后小童入学一事到访?”
郭大有连连称是,便从腰间摸出一个布包,将布包捧在手心里递了过去。
何夫子并未收下,而是接着道:“先不急着缴纳费用。”何夫子头也不回的吩咐道:
“佳慧,去取学生名册和笔墨来。”
身后的何佳慧脆生生的答道:“是,爹爹!”
片刻后,何佳慧端着一个木制托盘走了过来,里面有砚台和一只狼毫毛笔。将托盘放在石桌上后,就站在了桌子一旁。
何夫子伸出一只手,道:“请坐!”
郭大有就坐在了何夫子对面,何夫子沾了沾笔墨,掀开旁边的花名册,问了郭大有的姓名、籍贯、石头的姓名。郭大有一一如实作答,等到全部记录好了,何夫子才看向郭大有身后站着的石头。严厉道:
“以后你要按时进学,不得延误!认真完成学业,不得怠慢!要谦卑懂礼,不得放肆!”
石头倒是挺聪明,学着刚才何夫子的做派弯腰拱手行礼,道:“学生谨记!”
他的这幅做派让何佳慧彻底憋不住了,掩嘴轻笑出声。何夫子严峻的脸上立马眉头一皱,道:“不可胡闹!”
郭大有见缝插针,立马奉上了包着碎银子的布包,连连道谢,带着石头退出了门。何夫子也起身相送,郭大有连连摆手道:
“不用,不用,夫子留步。”
等到出了何夫子家的胡同,郭大有才喘了一口大气。刚才只感觉如同屁股下有根针,怎么都不踏实。
“我家石头明天就可以上学喽!走,咱们回家把好消息告诉你娘亲去。”
郭大有带着石头,往靠山屯走去。夕阳的斜晖洒在父子俩后背上,看着十分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