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晋阳(2 / 2)晋末太宗首页

很快,城墙上放下一个吊篮,将刘琨使者吊了上去。

稍待,城门伴着吱呀声,被打开。

一队人马,列队而出。当前的是两位大汉。

这队人马没有带武器,拨开灌木丛,来到刘琨面前。

当先一人立即拜道,“令狐盛拜见使君!”

另一个大汉,也紧接着拜道,“王宏拜见使君!”

刘琨见他们不称官职,心中明白他们应该只是晋阳百姓。

他连忙将二人扶起,“莫不是太原令狐氏、太原王氏?”

两人连道不敢,“乡野小人,不敢攀附高门!”

刘琨笑呵呵,详细问询此间情况。

他二人确实不是并州官员。

在司马腾逃离,众多官员大户以及民众跟随时,他们不愿轻弃乡土,便留在晋阳。

令狐盛、王宏比较有威望,便被推举为主,带着残存的民众,驻守晋阳城。

令狐盛确实是太原令狐氏,不过跟曹魏时期的令狐绍、令狐愚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他们后人。

王宏则是出于太原祁县王氏,非赫赫有名的太原晋阳王氏这一脉。

祁县王氏,闻名的有三国时司徒王允,曹魏时太尉王凌。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后,淮南三叛的第一叛就是王凌与令狐愚。

刘琨心中有些怪异,看了两人几眼。

两人没有注意到,他们看到新任刺史,带来不少人马,后面还有不少粮草,早已欣喜过望。

刘琨见二人神色,笑道,“子兴,叔高,可愿为我带路?”

令狐盛,字子兴。王宏,字叔高。

二人连忙让路,请刘琨先行。但马上又看到一路灌木荆棘,哪有路的样子?

令狐盛立即尴尬道,“还请使君稍候!”

说着,他手一挥,让自己人开始行动,除去灌木荆棘。

为免刘琨误会,他们出城时,把武器放置在城门处。所以,又翻过灌木丛,回去拿来了武器。

刘琨见状,也挥手分出人马,一起除草开路。

等入了城,前面开路的人马已个个汗流浃背,喘着粗气。

一进城内,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破败。

完好的建筑物简直不存在。房屋要么倒塌,要么顶上破一个大洞,半边墙歪了的,要么全是火烧的焦黑痕迹。

除了大道还可见,屋舍里、巷道皆都长满了荆棘,冒着杂草。偶尔从中窜出一两只豺狼,嘴上衔着尸块,或者还隐隐在挣扎的小儿。

看到大部队,也不避人,逃离同伴的争抢,就好整以暇地,在路旁享受着餐食。

刘琨取下背上弓箭,弯弓将其射杀。然后看向令狐盛。

令狐盛长叹一声,“那是养不活了的,父母便只能丢弃掉。”

城内人烟稀少,走好大一会儿,才见到一两个活人。而这会儿,见到的尸体都不下十几具。

刘琨身后一人忍不住问道,“尸首不及时掩埋么?已经春时,莫要生出瘟疫!”

王宏看了他一眼道,“还未来得及。近日,有匈奴游骑,时不时过来袭扰,吾等大部人手,都要外派,时刻盯着他们的动向。”

又走了片刻,前方似有呻吟声。

令狐盛不禁道,“使君,前方还是先不要去了。我们转向左,也能去府衙。”

刘琨看他一眼。

令狐盛面色凄凉,摇着头,欲语但眼眶先红了。

队伍往前走了数十步,终于看到这一片景象。

前方,对着阳光,墙壁残垣上依着一些人,有数十人。

个个面色惨白,形同恶鬼。全身瘦的如皮包骨,但肚皮却胀得十分大,似染了恶疾。

他们看到突然出现手持凶器的队伍,只翻翻眼皮,又垂下去。若不是嘴上时而发出有气无力的呻吟,就如真死了一样。

“使君,这就是如今的晋阳啊!”

令狐盛闷着声音,道出这句话。情绪中充满了悲凉,又充满了愤恨。

刘琨沉默。

他环顾四周,片刻后,幽幽长叹,“子兴,世道艰难至此,也正是我辈要发奋振兴之缘由啊!”

他抬手,指着不远处一只刚被他射杀的土狼,“他日你我,还有我等子孙,若不想再受如此厄运,当需我辈今时今日,为之奋力!”

“射杀饿狼,从我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