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一个门客会先用弓箭把孙策射下战马,然后另外两个门客再从左右两侧冲出来,用长枪把孙策刺成叉烧包。
许贡,原吴郡太守。
因为不满孙策用武力强行夺取原本属于他的吴郡,秘密写了一封亲笔书信,让信使带到许昌,呈交给把持朝政的曹操。
书信的内容是让曹操假意给孙策一个职位高的京城官员名分,好把孙策软禁在许昌。
这样,身为吴郡太守的许贡自己才能有机会夺回吴郡。
意外发生了。
在许贡派出的信使准备渡过长江的时候,守卫长江的士兵搜到了信使随身携带的那封书信。
草草看过那封书信后,士兵将信使绑起来送交给孙策。
孙策原本对许贡就没有什么好感,知道了许贡暗通曹操,谋害自己的事情后,勃然大怒。
稳妥起见,孙策假意派人邀请许贡过来商议事情。
等待许贡到了议事大厅,孙策当面把许贡写给曹操的亲笔书信展示给许贡看。
许贡狡辩说自己不知情,是别人模仿他的笔迹诬陷他的。
孙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被许贡忽悠?
考虑到许贡也是一方太守,还是给他留了一个全尸。
许贡的结局就是一根绳子了却余生。
接下来就是抄许贡的家。
这也怪不得孙策,要是许贡的书信送到了曹操手上,借助天子的名义征召孙策进入许昌,许诺给孙策高官厚禄,料想孙策也很难拒绝。
孙策一旦离开江东,原先江东六郡的士族势力又会死灰复燃,进行反扑。
到时候孙策的家人、僚属就会受到逼迫。
因为许贡平时广施恩德,对门客们很好,所以有三个门客聚在一起谋划,准备用孙策的鲜血祭奠许贡的阴魂。
三个门客散尽家财,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孙策会在丹徒的西山打猎。
结合三个门客对孙策个人性格的了解,知道孙策做人比较轻率,脑子里有想法就要迫不及待的去实行。
于是经过周密的谋划后,三个门客诈称是韩当的士兵,混进了围猎场,决定在丹徒的西山伏击孙策。
……………………………………
孙策来了!
一人一骑,身无片甲!
贴身的只有一件薄薄的宽松外衣。
对孙策而言,只是打猎而已,又不是打仗!
周边也没有一个随从。
“孙策果真轻而无备!”
“明年的今天,就是孙策小子的祭日!”
“主公,我们要为您报仇了!”
三个门客看见这绝佳的时机,对天祝祷。
眼看孙策就要进入弓箭的射程范围以内。
弯弓射箭的刺客已经拽满了弓,内心焦急的等待着,眼睛都不带眨一下下的。
……………………………………
“伯符兄!”
周瑜望见了孙策的背影,在马上大声疾呼道:
“且慢!”
“公瑾?”
孙策拉住了战马的缰绳,看见周瑜披上了一身的甲胄,腰间还悬挂着宝剑,不禁露出了一脸疑惑,随即取笑道:
“公瑾小题大做了吧?”
“如今江东已经在我掌控之中,谁敢放肆!”
周瑜拍马赶上了孙策,与孙策并马而行。
“伯符兄,六郡刚刚平定,那些士家大族还在观望之中,其中不乏有对兄长切齿之恨的人呐。”
“原先的官吏也内心恐惧,害怕兄长会对他们采取下一步不利的措施。”
“伯符兄应当做好防备,不给有心谋害兄长的恶人可乘之机……”
周瑜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公瑾,你多虑了。”
“吴郡太守许贡暗通曹操,想要图害我,已经被守卫长江的士兵拿住。”
“可恨许贡还在我的面前装傻,有他亲笔书信在此,我岂能就这么放过他。”
“只是看在他一介州郡长官的份上,留他一个全尸罢了!”
“有了许贡做负面的典型,想必那些想要谋害我的人都心丧胆寒了吧!”
孙策跨坐在马背上,奔跑了好一阵,身上热气腾腾的,已经撸起了半截袖子纳凉,口中不以为然道。
“伯符兄,那小弟情愿陪侍左右。”
周瑜素来闻弦歌而知雅意,一听孙策的言辞,就知道光劝是没有用的,就准备用实际行动保护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