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奉先
圣人在美原停留了两天。
十一月二十,他向东转入左冯翊的奉先县。
霖雨已经停了五日,但余威仍在发力。
道路基本瘫痪,满地枯腐和淤泥,不时还能看见泥石流蠕动。
“喀嚓喀嚓………”马车艰难前行,座下马毂不断传来碎石声和面杖轧肉的迸溅声,探头看,是路上铺陈着一望无尽的星星点点的白骨和颜色红黑深浅不一、混着糊浆黏液的烂肉肢体。
耳边的咔嚓声和令人浑身不适的轧肉声就是轮毂碾过这些骨肉的动静。
原野上也是人畜横陈。
冒着寒风外出觅食的鸦群踩在尸体上踱步扑腾,偶尔抬头盯着这一行不速之客。
至于那些尸体,脸和头皮已经被隆冬冻僵和虫鸟啄烂了。
头发、衣裳被凛风吹遍大地,在夕阳下形成一阵又一阵黑色的风。就掀帘的这么一会功夫,车里就被吹进了很多黑色的毛发和碎渣,吹得宇文柔、高明月脸上、身上和座位上、水碗里、香炉盖上到处都是。
有的头发还能辨认出亡者生前的发型、性别。
视线更远的一些田埂上,稀稀拉拉的形如僵尸的士民杵着木棍摇摇晃晃的走着。大白天的,还有全副武装的大量军队过境,野狼、丧家犬、老虎、鸟群也不避人,在天上,从地下,成群结队跟在这些灾民和车驾队伍后面游荡着,窥伺着。
黑风一吹,就能撂倒几个灾民。一旦倒下,立刻就有一群畜生扑上来,把人一路撕扯走。
人类活动减弱,动物就会进入人类活动区,所以天灾、兵乱往往伴发狼灾、虎患。
宇文柔在圣人和自己身上扒拉了几下,指尖捻出几股黑毛丢出窗外后,赶紧关窗制止:“快放下!”
圣人默然无语。
“别多想,这很正常。”宇文柔拉着他的手安慰道。
圣人耸耸肩:“我还撑得住。”
远远望见奉先城后,圣人跳下马车,登上一个丘陵眺望。
奉先人以党项、回鹘等胡种和关东流氓移民为主。
华夏群众对灾难高度敏感,十月中旬的时候,见雨还没有停的趋势,奉先有经验的男女第一反应也是跑。苗头发生后,奉先令立即出面,劝大伙不要跑,承诺朝廷一定会救灾。百姓见状,哗啦啦跪倒一片:“多谢好心,但即使每家都能领到饼麦,又能吃到几时?”
趁现在还有体力,还没染上瘟疫,能跑赶紧跑,去了安定的地方说不定还能捡条命,留下来就真的悬了。好吧,其实就算跑,活命概率也不大,但比起留在原地等待重建、荒年岁等未知命运的审判,活命概率高一点。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逃河南,填四川………主打一个撞运气,成了保命、发家,不成死在哪算哪,这就是华人的乱世生存之道。
说完大家以头抢地,哭声一片,奉先令也捶胸顿足。但哭也没用,到这会,士民死的死逃的逃,奉天城已然十室九空。
奉先令的尸首被军士抬到了他面前。其因无力阻止治民逃亡,早已自杀。
奉先尉及其他官吏不知所踪。
主持大局的是几十个前同州籍衙兵,但听说他来视察,吓得两腿发软,携家人逃之夭夭藏进了山里。
不过没跑也多大区别。
秩序荡然无存,人相食有半月了。
大概一个月前,一些破产农民开始抱团砸大宅门。可灾情如斯,地主家也没余粮,而且有粮也不能做慈善啊。砸门无效后,灾民就把死人脑袋砍下来,不给粮,就飞尸。
不过随着灾情恶化,这种行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里人连哭都不敢哭,因为出现了抢尸充饥的现象。只要你家里有哭声,别人就认为这家死了人,就会来抢人。不论白天黑夜,还都有敲闷棍的事。把人打晕了,围杀了,就开煮。因此,随后也没人再敢出门。
有在路边卖“岁娃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