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羽哥要先开点小挂(2 / 2)南明之重炮帝国首页

圆形的铅弹很难扩张,无法满足这两点。

说干就干,高羽抓上一把铅弹去了高家堡的宋铁匠那,他虽然没有见过十九世纪的米尼弹,但他见过气枪子弹。

气枪的子弹,就是不断改良过后的米尼弹。

前面是一个圆头,后面是一个锥形,就像穿了一件裙子。

宋铁匠叫宋三才,四十多岁,长期打铁的生活让他长了一双麒麟臂,个子有些矮。找人帮忙高羽自然不会空手,从家里拿了一包盐巴。这年代吃盐也是一个大问题,普通人家里的菜都是吃不出咸味的,因为贵。

宋三才闲来无事得了一包盐巴,乐得帮忙。

按照高羽的要求,他先量了铳管的大小,然后开始用铁皮卷制模具,模具分上下两部分,弹头部和扩张部。

弹头部高羽直接设计成后世的圆柱形,扩张部模具则采用圆锥形,接上防烫的握把一套简易模具的就完成了。

高羽又让宋三才打制了一个小铁锅,放在炉火上加热,烧红之后倒入铅,将它们融化。铅的熔点只有三百多度,烧红的铁至少七八百度,很容易就融化了。

高羽先用圆柱模舀起一勺铅液,然后用圆锥模合入圆柱模的底部,压出多余的铅液,而后缓缓放入水中冷却。

等到铅液冷却凝固分开模具,用小刀修去多余的挂铅,这个世界的第一颗米尼弹,就诞生了。

之后高羽试验了一下,却发现铅弹稍稍偏小偏长了一点,放入铳管之后,有些晃荡,很轻松就滑入火铳底部。

偏长的弹头部致使铅弹偏重,这样会缩减射距。

于是高羽马不停蹄的又开始了改良。

宋三才看完了高羽制作米尼弹的全过程,也有了自己的见解,第二套模子很快成形。

这一次改良基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可试射的时候却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就是装填的时候,因为米尼弹比铳管小,装填之后,它竟然捅不实,会滑出来。

高羽于是尝试用草纸包裹,结果发现不好用,草纸在装的时候因为铳弹不是圆形,容易脱落、烂掉,或者滑到一侧挤成一团,可靠性不佳。

这让这个改良陷入了难题。想了很久,他突然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米尼弹和圆形铳弹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锥形的底部,会加一个小木塞。

装弹的时候通条一捅,木塞就会挤入锥形底部,锥底扩张,卡在铳管内,这样就不会滑出来了。铅的质地很柔软,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就足以让它扩张。

等到开火后,木塞进一步挤压锥底,米尼弹第二次扩张,彻底封闭与铳管的间隙,达到极佳的气密性的。

没错,就是这个!

高羽大喜,又对模具进行第二次改良,增大了锥形底,方便木塞对它扩张,进一步缩短弹头部,维持重量不变。

就这样一直忙活到天黑,足足四轮改良后,米尼弹,才达到了高羽的期望。

趁着天色还没有黑透,高羽试射了一次,惊喜的发现,同样的装药,五十米的距离竟然能打穿门板。换而言之,它的有效射程,应该八十米左右,五十米已经足够破甲。

而这个射程,是鲁密铳的标准有效射程!

换而言之,高羽仅仅只是小小的改良了一下铳弹,就让鸟铳具有了鲁密铳的威力和射程。

这让高羽大喜过望,鸟铳底子薄,没有完全发挥米尼弹的全部潜力,如果是鲁密铳或者燧发枪,它的射程增幅只会更大。

力量,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高羽立刻试验,发现自己预估的没错,米尼弹让鸟铳的有效射程增加到了八十米。

三十米的增幅是一个非常喜人的数据,这代表对上敌人的鸟铳和弓箭,高羽拥有了射程优势。

之后,高羽又塞给宋三才几钱银子,一口气定制了五套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