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此生的牵绊(2 / 2)了不起的妳首页

……

每一个阶段仿佛都有这些问题缠绕着孩子们的头脑:困惑、不知所措,无助和沮丧时不时会袭来,无处可躲,无处可逃。它们就像流淌在体内的气息和血液一样,你明知道它在那里,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仿佛还不能没有它们,因为它们会时不时迫使你去追问去思考,到底活着为了什么?

出生得受分娩的苦,

老了得受衰容的苦,

生病了得忍受痛苦,

死前还有恐惧的苦,

爱别离每样都有苦,

怨憎会种种也是苦,

求不得也能产生苦,

放不下也少不了苦。

既然人生处处皆苦,为何我们还要出生呢?并且明天和意外也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有些人每一天过得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有些人每一天过得充充实实,和和美美,但目的地全部人都只有一条死路,意义何在?

在我们不记事之前,这些都未曾成为烦恼,或者说不知道烦恼为何物,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即使玩着泥巴,看着蚂蚁一只只从脚底下爬过,雨水滴落在窗台的声音,树叶在风中吹得沙沙响,天空出现彩虹的颜色等,都会欣喜和好奇。聚精会神地参与其中,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没有别人,时间也像冻结了一样,凝固却又继续流动着。返璞归真,如果每一件事都能回归到真性情,那么虚伪的面具终会被揭下,虚假的谎言也不会再传递,一代又一代累积的伤痕会被真心实意所治愈,曾经无法原谅的人或事,都将找到释怀的出口。

感受着酣畅淋漓的洒脱,就像比赛后的挥汗如雨,爽达自在;

呼吸着激动人心的喜悦,仿佛沐浴阳光般的温暖,沁人心脾;

品尝着热泪盈眶的感动,犹如惊心动魄后的历险,劫后余生,必有后福;

爱洒满人间,泪不再忧伤,过往不再不堪回首,当下都是美好时光……

当我们从一个群体的正面走向其反面,又从反面回到正面,虽然是不同面向的两个极端,但一来一回之间有些感觉已然改变。因为时间翻新了我们的认知,经历沉淀了我们的见解,也变幻了群体的回应。曾经以为无法理解的对立面,在我们回归到自己的道路上时,仿佛看到了微妙的曙光。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没有任何人可以简简单单没有意外地长大,生下来就朝着死亡靠近的物种,成为一种必然也可能是偶然。

我们都是从400万亿分之一的亲密接触中降生,从完全看不出任何形态的细胞结合到触手可及的柔软身躯,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吗?

我们也是80亿人口中的一个非常渺小的个体,六度分离理论让我们和世界上任何人的认识可能只隔着六个人的距离,现在广泛的网络传播,也许六度分离的理论也将被打破。

人与人之间那么近又那么远,只是隔着一个屏幕的距离,却又不止双眼对视的空间。当我们以为是外在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何尝不是内心的召唤与期望?又或者是对未知领域的向往,其实是对还没有学完功课的二元剧情的脑补?也可以是已经找到自己的群体,直奔热爱领域的有的放矢。其实所有的内外相应,只要有足够长时间的观察,我们会发现那都是不断为了提醒我们听见自己的真心渴盼,而不再是随意交付自己的注意力,跟随妄念的恣意摇晃。

悲观者埋怨刮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帆。同样的风吹在不同的人身上,尽管风在动其实更多的只是不同的心在动而已。每一个进出我们生命旋律的人都会成为各自乐章的一部分,生命是一场长跑赛,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是因为还没等到最后。

最后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真正领悟的开始。

牵绊我们的会在我们选择的这一辈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现,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无法主动选择的出生,无法主动选择的父母,无休止重演的伤害模式,撕心裂肺或痛不欲生的经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经经历过。

但如果当我们真正醒来,发现一切都是自己灵魂的选择,不管是出生的家庭还是选择的双亲,以及需要经历的所有剧情,我们到底会作何感想?以及会如何重新看待眼前的一切?

该是时候停下来了,一起看向伤痛深处的礼物,共同开启疗愈世人的目光,你会知道一切经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