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的双胞胎女婴在母亲体内开始进行肢体运动,在肚皮上时而可见鼓起的小拳头或小脚丫,是孩子对外界的试探,羊水的包裹为女婴提供了温暖的场所和空间,还有养分。虽然没有多少合适的食粮,但母亲已经尽其所能地把可以给孩子的都给了孩子,尽管时而晕倒时而食不果腹,成为母亲的力量和意志仿佛也成了孕育的营养,保护着母女平安,直至降生。
也许每个孩子的诞生不一定都带着祝福,因为孩子的意外到来可能对父母而言会是一场“灾难”,在自己都养不活自己的情况下,还要养育一个新生命,真的会让人绝望与崩溃。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接受自己是个“灾星”的存在,在孩子对“灾星”还没有任何概念之前,或许从父母或者其他亲人的表情就提前读懂了心碎的滋味。也有可能这也是设计的一部分吧,为了让孩子在此生通过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定义,不得不从反面开始,因为造物主知道配置何种调料可以最大化激发不同孩子的潜力;有时候孩子的到来也有可能成为家里翘首以盼的“福星”,因为战争因为灾难也有可能是因为失去亲人的悲痛,或者是为了辛劳了大半辈子有儿孙福的长辈们可以有个期盼,孩子的突如其来可能会点亮一家人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也许更多的孩子只是到了该出生的时机就来了,如果可以从更高的维度知道孩子为何要降生,相信会让更多生命在出生前就有机会得到更好的照护吧。
人的感情是流动的,不管是冲动还是理性,欲望还是爱,如果明了爱还代表着责任,感性会更容易被理性所中和,偏激会多一点理智的成分。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感性和理性的比例也不会在一开始就能被均匀地调和,大屠杀和大灭绝等无法想象的人类暴行可能也是调和过程中需要经历的环节:
因为没有杀戮就没有救赎;
没有冷漠就没有怜悯;
没有失去就不懂珍惜;
没有过去也就没有现在。
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人类情感的高低起伏之大,就像水星面向和背向太阳时,从-173°到427°的巨大温差那样,极端而惊人。
只是水星还没有也没必要用自身的力量抗衡太阳的威力,但人类之间的情感偏差却深具破坏力。
这就是人,人的热情高涨与冷酷无情都是温差的反义词,热恋与冷战,高兴与低落,强烈与脆弱,情感的温度和感觉属性表露无遗。然而,可怕的还不是看得见的表达,反而是深不见底的情感伪装,其杀伤力可能比太阳风暴还可怕,因为一个不管能否避免,至少可以预测,而另一个则难以预知,甚至还惊悚可怖。
然而,越是极端的场景下反而越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取决于我们运用的方向。鲁滨逊漂流记的生存奇迹,少年派的奇幻旅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还有从无到有的各类成功创业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就连这部作品的每一个字也都存在着偶然性和必然性。
婴儿在母体内每个周期的变化都伴随着故事的刻录,其实从母体选择生存的环境开始,很多后续故事的编排就已经初具雏形。因为母体和外界接触时产生的各种影像、声音和意识等的传递,就在为孩子的人生积累着成长的素材。不管是否愿意,也不管是否如意,不管我们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还是生在家里连生计都成问题的家庭,至少宇宙都不会吝啬地为每个孩子来到世界提供必须的养分:阳光、雨露和空气。
原本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拥有一切,只是复杂的人类思想背离了爱的本质。或者说永远不知足的欲求让过度的外在追求反而成了沉重的生活负担:
孩子没有出生前担心上学的问题,孩子出生后担心是不是学区房的问题,孩子长大后担心择业的问题,孩子出社会后担心成家的问题,仿佛只有成功才是被允许的,失败则无法启齿;仿佛赢得名次才是重要的,输了就无法翻身;仿佛……被各种焦虑和二元对立的想法笼罩的星球,让灵魂出离,失魂落魄的人总能在大街上寻见身影,无休止的担忧伴随人的一生。
不管有没有出生,仿佛水星掌管的一切内涵都会无时无刻作用于人体,什么时候可以停下这场戏码,还思想一片净土与安宁?
除了水逆还能让关心运气的人类有那么一点好奇心,但真正值得关心的问题却无人问津。
可以穿越时空和不被朝代更迭遗忘的思想都是经典,我们应该要有能为下一代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努力。当越来越多的个体意识到只要少量的物质就能满足日常所需,释放出更多的精神需求后该何去何从?难道我们仍然要背负着各种沉重的物质财富上路吗?还是继续沦陷在各种欲望中无法自拔?
假如我们要乘坐诺亚方舟前往新的文明,至少要让永生和无价的精神财富给旧文明的人指路,传承才能真正得以延续。
一个水星年的运转带来了生命的思想,一个美丽的星球需要美丽心灵的人们来守护。我们现在正在运用的一切其实都有祖先奋斗的痕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数典忘祖,作为天地万物的盗取者,人类需要反思。
就在孩子来到母体之前,就在世界没有崩坏之前,就在欲望低频运作的瞬间,每个人都需要重新理解生命的价值,思考为何而出发,要比行动先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