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继承(1 / 2)覆唐,我刘备三兴炎汉首页

又一日,高力士那边传来消息,高力士任了天下兵马副元帅,丰王要回蜀中了。

刘备醒来,听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高力士欲与他相见。

飞龙军,这支新晋团结的政治力量,皆因刘备的提拔而崭露头角。在这乱世之中,能得一方立足之地已属不易。

就在此时,刘备面前,令狐骨奋力出声:“主公若见高力士,看似万全,然置飞龙军如何?飞龙军尚有二万精锐,难道要尽数弃之不顾了吗?我却信不过高力士。”

道庞沉稳地接过话茬,反对道:“高力士此人,贪婪金钱,却也有其原则。他虽收受贿赂,但若是所求之事合情合理、不损国本、不害圣人,他便会出手相助。反之,若所求非分,即便金钱到手,他也会拒绝办理,当然,钱财也是不会退还的在,这种人我却是觉得可以和他谈的。”

令狐骨怒视道庞,喝道:“高力士言丰王李珙身恙,已被送往蜀中疗养,你想主公也如此吗?”

“我惶恐……”道庞只当看不见,朝刘备再度拜倒,头垂至地,沉声道:“我扣了李泌,李泌言能说服高力士的,只有主公。”

帐中一时寂静无声。

因高力士已经扣住了李珙,这种格外论调便略显激烈了,略显突兀了。

杜甫、杜立世也自在思量,便是刘备也有些恍惚之意。

长时间的沉默后,帐外传来禀报声,高力士已骑马在营外等候。

“那就不逃了。”刘备轻笑一下,他不懂得众人心理,但他自己心中坦然,丝毫不畏,倒是觉得众人反应好笑。

“备马,我去见他就好了。”

“主公,万万不可!”令狐骨面露焦急。

“从马嵬驿开始,我的所作所为就一直问心无愧。”刘备笑着下了结论。“我既无愧,你们便无需多虑。”

杜甫等人见到刘备这样,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相信刘备的决断。

……

高力士骑马在营帐前等着刘备,思索着接下来的措辞,他也想把刘备带回蜀中,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刘备策马而出,但和高力士心中凄凉落魄的模样不一样。

身躯挺拔,面容冷峻,胡茬若隐若现,身外披着灰色的大氅。

“将军英武。”高力士由衷赞叹,只是看着他脖颈上露出来的绷带痕迹,眼中闪过一丝怅然若失。

“见过高监。”

“你的所作所为,实在荒唐!”高力士直接厉声呵斥。“不守长安,擅杀龙子,焉有此理?!我要弹劾你妄举妄为,偏听偏信,擅涉天家之事。”

“在下身怀重任,房琯一败后,大军被困武功城,我等不及援军,只得直取长安。”刘备平静做答。“我却没进长安,因为李唐现在的样子,无法夺回长安。”

“为何无法夺回?”高力士追问。

“北方沸反盈天,已成鼎沸之势,到处皆是战事,我只说一句话,河北士民的汹涌民情,除了安贼野心勃勃,高公公难道没有察觉到其它的什么吗?”

高力士狠厉地盯着刘备。

“这个不好答,”刘备捂着胸口咳嗽了一下,却笑了。“高监若说感觉到了,可能不好说出来。若说没感觉到,高公公也算是国家执政,就说明心中却已经忘了天下数千万士民了。”

高力士并未动怒,挥手让随从退下。刘备也照做,现场只剩下他们两人。

“我希望你能回川蜀,节度使本来就有足够多的权力,而乱世中,一个能打胜仗的赵节度使就显得更无人可制了。”高力士继续道。“我这样做,的确是辜负了天下数千万士民,我确实有些惭愧。”

高力士的坦白让刘备一怔。

“但此举是为了当今圣人,本监自认为行事谨慎,善于审时度势,不骄横,因此圣人始终信任我,士大夫亦不疾恶我也,这样做是为了保这李唐天下。”

高力士并非完全的奸佞,这也是李泌认为他不一定会杀刘备的原因。

“两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汉北,尽为战区,天下痛心,圣人的确有些疲了……但这不是圣人的错,只要天下都是忠诚,一切都会好的。”高力士继续劝说刘备,甚至隐含有规劝之意。

刘备有些烦躁,一是因为自己身上胸口隐隐的伤痛感,二是自从来到这個世界之后,好像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都想说服他。

他想起了因为房琯的失败躺在渭水边的上万具尸首。

刘备身经百战,他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也知道战事必然要有牺牲,未来还会有更多人无法归乡。但人死得要有价值。

今天死的人,应该是为了将来死更少的人。

“权宜之计只是填补窟窿,总会别扭。”刘备抬起头来,第一次地朝别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观现今天下士族和寒族有天壤之别,满朝贤士雅人,不乏风流放达之辈,我觉得别扭,应先大庇天下寒士,使之不寒,再谈其他。”

高力士摇头拒绝,“治国需有才之士,世家的子弟见识更广,而且将军也是寒门出身,不也走到了现今的位置,寒门亦有贵子。”

“但当今朝廷没有这个态度。”刘备摇头。

“那如何才是态度,圣人也如武后那样用小人和酷吏治国?”

“武后滥加刑诛,残暴虐民,丢土失疆,但其弃门阀,擢寒门才俊,没有积累,开元盛世真是天上掉下来的?”

高力士语塞,沉默片刻,方才相对:“选材之事,道阻且长。”

这话好像谈到了死点,理念不合又如何继续谈。

刘备又突然指着高力士座下的马,这匹马是白色的,甚是英武。“这匹我却记得,这马儿原属建宁王,他身死于马嵬驿乱军之中,后来我托人将这马送还给建宁王亲属,为何会在你这里?”

建宁王李倓是李亨的儿子,素有贤名,被吐蕃骑马斩于马嵬驿。

“是李亨送给你的?”刘备询问。

“将军看错了。”高力士出声否认。

“这马看似普通,但食量惊人,且对食物极为挑剔……我曾为它梳理过毛发。”刘备当即再言。

言至此处,高力士明显一顿。

刘备看他的反应,证实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猜测。

高力士早就知道李亨在这里,李亨前期行事如此顺利,可能也与高力士脱不了关系。

“我问一件旧事,马嵬驿之时,我与李亨对峙,有人试图射杀李亨,是张小敬所为。莪问一问高监,是你指示的吗?”

“荒谬。”高力士眯着眼睛冷笑。

“我问了张小敬,张小敬说马嵬驿时有人让他一箭射死李亨,但有人劝他手下留情,我问是谁?张小敬却都不语。”

他继续问着:“我却问公公一件事,马嵬驿的时候,公公是想帮谁?”

“我当时只想杀杨国忠。”高力士正色道。“此人外表忠厚,内心浅薄,误国误民,早该杀了。”

刘备突然明白了许多事,陈玄礼为何会倒向李亨,李隆基为何没有阻止。

“原来公公一直在帮李亨。”刘备轻叹,他猜到了高力士的私心。

能瞒过李隆基的,也只有他。

他来了关中,李亨把自己死去儿子的坐骑送给他,就是在提醒高力士——不要忘了他曾经给他的承诺。

高力士风评乃贤宦,有人称其风正本清源,涤荡千秋。

满堂公卿,帝王将相,民间风评,对其无只言片语贬损。

或是不敢?或是他为人真是如此?

但那一刻,他还是背叛了自己的圣人。

虽然唐王朝的衰怎么也轮不到他一个太监来承担,责任和权力彼此交织,最大的责任只能由最高的权力来承担。只是为避尊者讳,只能由时任权相,女人,太监来替罪罢了,兵变退位,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台阶了。

高力士抬头,此时正是烈日当头,他望山望河望天,看到最后,却是吐出了一口浊气。

马嵬驿的时候,这位贤宦到底是如何一个身份呢?

高力士突然想起一件事,开元元年,李隆基诛杀窦怀贞,囚太平公主等人,他就在场。

骨肉相残,好像真保了这天下几十年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