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妾身也是大家闺秀,自然知道家中规矩,
姐姐就是姐姐,不能乱了规矩。”
“到时候再说。”陆云逸面露思索之色,
“朝廷的封赏怎么还不下来?
若是朝廷还让为夫去大宁的话,
就不用接婉怡来了,弄得现在上不上下不下的。”“夫君可以问一问父亲与大将军,他们应当知道具体日子。”
“这几天军营与工部两头跑,本想着去大将军家中拜访,也一直没抽出空来,
哦对了,我那祖师也没去拜访。”
陆云逸恍然想起了那个被自己冷落许久的祖师刘三吾。
奇怪的是,回京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他来找自己。
陆云逸想了想,说:
“还是准备一些礼物吧,到时去他们家中拜访一二。”
说到这儿,他脸上露出了些许不好意思。
沐楚婷却神情淡然,轻轻抓住了陆云逸的手掌,柔声道:
“夫君,妾身的钱就是您的钱,大可拿去。”
“那就多谢夫人了。”
“夫君放心吧,礼物等诸多事物,妾身会准备好的。
夫君还是快些去上衙吧,若是被人知道夫君过了辰时还没到衙门,难免又会有人非议。”
“先等等。”
半个时辰后,陆云逸满面红光地来到工部衙门,终究还是没能在辰时准时上衙。
他一到,如同以往一样,
衙门里的诸多吏员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满眼诧异。
不过,这一次他们的眼神与以往不同,多了一些惊叹以及佩服。
陆云逸心中明白,可能是修水库与堤坝的事情传出去了。
这时,一名吏员见他来了,匆匆跑向都水司衙门。
很快,汪晨就被领了出来。
“大人,大人!!”
陆云逸回头看去,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是汪大人啊。”
“大人,您要我们准备的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您来看看?”
对于这件事,汪晨满心期待。
“走,去看看。”
陆云逸点了点头,跟着汪晨来到了都水司衙门。
一进入这里,陆云逸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氛围,
沉闷、压抑又疲惫,像是在学堂里一般。
所有吏员都显得无精打采,走起路来有气无力,仿佛被抽去了精气。
来到都水司库房,陆云逸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材料!
库房的一角,堆放着石灰石。另一角则是黏土,还有零零散散地装在铁箱里的炼铁矿渣。
这些东西若是在民间,很难找全,
尤其是炼铁矿渣,是朝廷管制的重要材料。
但在工部,要多少有多少,取之不尽。
“做得不错,再找一些石磨等器具,
将这些石灰石以及黏土磨成粉,
具体的比例你们来操持,每一种配比都弄一份。”
汪晨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但对于上官的交代,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答应。
“是!”
而后,他才忍不住问道:“部堂大人,这么做是?”
“钻研一下,本官在一本修筑防御工事的书籍上,见过一些杂七杂八的材料,
通过各种东西混合,能将修筑好的工事变得坚固无比。
总之,预算已经交上去了,
工部要仔细钻研降低成本的办法,试试吧。”
汪晨脸色有些古怪,看着前方堆积如山的材料,轻轻咬了咬牙:
“好,那就试试!”
汪晨召来十名吏员,又从工坊中叫来一百余民夫,热火朝天地开始忙活起来。
处置这些材料的地点,自然不能在皇城中,
最终选在了城外的一处工坊,这里是专门烧制砖石的场所。
从石灰石和黏土的运送,到磨粉的过程,陆云逸都全程关注着。
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磨粉的效率实在是太慢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间。
陆云逸对着身旁的吏员吩咐道:
“记下来,传令各地工坊,钻研一个磨粉快的物件,要省时省力,
一旦研制成功,工部重重有赏。”
“是!”
吏员连忙将此话记下来,打算等回城后再吩咐下去。
时间悄然流逝,夏日的炎热开始在工坊中肆意弥漫。
陆云逸手拿一本关于农学的书籍,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
即便如此,他也早已被汗水湿透,衣衫紧紧地贴在身上。
他抬起头来,看向前方诸多工匠,
只见他们大多上身赤裸,正奋力地推动磨盘,
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额头、后背等处滴落。
加之工坊中又嘈杂万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工匠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里待这么久的。
陆云逸招了招手,正在拿着文书测算的汪晨飞速跑了过来。
“大人,您找我啊。”
“这些工匠月钱多少?做这么辛苦的活计。”陆云逸问道。
汪晨思索片刻,轻声说道:
“大人,烧制砖石的工匠在天下比比皆是,
所以他们的工钱并不多,每月只有五钱。”
见陆云逸脸色凝重,大概是怕他生气,汪晨便又解释道:
“不过每月有将近十日的休息时间,算是很好的活计。”
对于这一点,陆云逸自然清楚,
醉仙楼伙计的工钱一月不过两钱,而且上的还都是夜班,十分劳累。
相比之下,工匠能赚五钱也不算少了。
不过,看着这遍布烟尘的恶劣环境,
他心中明白,这些工匠应当很难活过五十岁,与兵器工坊的工匠情况大差不差。
不过,陆云逸目前还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来改善这一状况。
即便是用最好的蚕丝与麻布做成面罩戴在脸上,也无法完全阻止这些细小颗粒,而且还热。
“晚上下工的时候,工坊中的灰尘需要清理吗?”陆云逸继续发问。
汪晨一愣:“大人,工坊日夜不停,晚上也有上工的工匠。”
陆云逸面露呆滞,轻轻点了点头:
“晚上工钱会多一些吗?”
“大人,都是一样的。”
“朝廷没有钱,城内的百姓也没有钱,乡下的百姓同样没有钱,这钱都去哪了?”
陆云逸声音轻缓,倒是把汪晨吓了一跳。
汪晨连忙说道:
“大人,在应天城内过活,若是米面肉食都吃的话,
一家三口一日两餐不过十文钱,
在工坊做工,一人就能养活全家,还能剩下不少呢。”
这一点,陆云逸倒是知道,
城中除却从草原与江南运来的物件价格极贵外,
寻常的猪肉也就是七八文一斤,米面的价格更是便宜。
但是,天下像工匠这样的活计不多。
越想,陆云逸越觉得商行的重要性。
若是没有足够发达的商业,根本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靠天吃饭,太难了。
正当陆云逸沉思之际,工坊的主事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两位大人,足额的石灰粉以及黏土粉都已经准备好了,是否可以开始烧制了?”
“哦?这么快?”
陆云逸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快些开烧,这两日一定要见到初步结果。”
“是!”
陆云逸看向汪晨:
“走,一起去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