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是,你信吗?”
许天放奇怪沈弼怎么会问出这样的话,换谁都一定会回答肯定、必须、绝对有把握。
“关于超级市场的估值,我们不妨等两个月后再说,到时候你名下的四家超级市场全月流水额超过一千万,净利润达到一百万的时候,我可以考虑提高对超级市场业务的潜力估值,至于现在嘛,我看按照十亿估值比较妥当,我也容易说服董事会。”
“我后面写的可不止超级市场,还有未来的万华百货,明年我会在全港发展多家百货商场,规格比广场略小,但会更贴近人流密集的地带,百货商场地下会搭配超级市场,看中的地点已经选好,你可以再看看。”
“不用了,我刚才已经看了。”沈弼没有再去翻阅,双手交叉思索片刻,悠悠道:
“你给我看的除了前面几页可以算是资产估值,其他的都是计划书,虽然我们批准贷款也会考虑发展计划,但这部分的估价会低很多,毕竟我们讨论的是贷款而不是投资,贷款要保证能回收成本。”
“对了,你接受投资吗?”沈弼突然注意到,这个年轻人宁愿背负高额利息的贷款,也不考虑吸纳资金,这很不符合资本扩张的道路,除非是对自己发展的行业非常自信,认为吸纳资金会降低未来利益。
“汇丰愿意投资吗?”
“我们可以帮忙联系一些投资人和公司,中环就有很多大公司从事投资业务,比如几大洋行,但目前他们资金收缩,对投资很谨慎,不过以你的总资产和发展计划拿到一两个亿应该没问题。”
“那我要付出多少股份?”许天放对万华公司的未来非常有信心,囤地盖楼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可能不赚钱,这可是港岛几十年来房价几次暴跌依然难以阻挡上天的行业。
“按照你现有的估值,两成到三成股份,但很多大公司会要求增加话语权,可能要三成以上。”
“一个亿最多只能换半成股份,这我都嫌多。”
“你就那么看好地产和零售业?”沈弼越发肯定对方是真的自信,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无论潜力如何,能拿到一个亿的私人投资在全港都是少见的,即便是上市公司想轻易获得上亿融资也只有区区二十几家蓝筹股,咦?似乎还有一家。
“你还记得长江实业吗?”
“李家城?”许天放更喜欢这个称呼,长不长江的不在乎,但李家城未来的几千亿身家,他喜欢。
喜欢的不是身家,纯粹是喜欢前面的数字。
“对,那个小个子是叫李家城。”
“他找你贷款了?”许天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事,来银行不贷款,难道就为了喝冰镇可乐吗?
沈弼点点头,没有明说,“我记得你之前很关注他?”
“我比较欣赏这些……”姑爷仔?还是白手?许天放斟酌了下用词,发现前者更符合但不像个褒义词,至于用后者形容的话,那就是侮辱真正白手起家的人了,即便是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对别人自称白手。
“有眼界和进取心的年轻商人。”他只好随便挑了两个还算褒义的词来形容。
“跟他们相比,你真是太年轻了,他们中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