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队伍是200多人,一块儿行进的时候,速度和装备就显得差异明显了。
开始的时候我的队伍是走在最后面,两天之后就是我们打头了。
这就是携行装具不同造成的区别。
我们的士兵,实际身上不背东西,所有的东西全放在独轮车上。
别看我们穿的是衣衫褴褛,没有统一的服装,每人只有头上戴的斗笠是统一的。
我们一共有50名团练,加上11个老兵和我。
一共是62个人,但是我们推了30辆的独轮车,这还不算送给老张秀才的那辆。
基本上是每两个人伺候一辆独轮车,这独轮车的载重量可就大多了。
要比五个人扛的东西多得多。
走起来速度和步行差不多。
而且这个独轮车把前后的配重做的比较好的话,就只要向前推的力量。
不用费劲把整个车抬起来。
而其他的团练,他们就要背起自己的装备和行李了。
除了自己的武器,还要背上自己的一路上吃的用的东西。
我特地找了几个人掂了掂他们的行李,那真得是在20公斤以上。
他们背的还不是背囊,而是竹子制作的背篓,虽然这种背篓设计还是比较科学的。
背后有个支架,呈井字形,能够比较均匀的让整个后背承受重量。
不是把重量全都压在肩膀上。
但是背在背上的东西,怎么着也没有放在车上向前推着轻松。
虽然我们的部队前进的速度要比这三支队伍的快的多,但毕竟是一个县出来的,是一个整体。
所以我也没有让我们的部队直接把他们甩开。
也就是当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每天提前走在前面,担任探路和选择宿营地的任务。
每天中午这顿饭肯定是要在路上吃的,基本上要选择一个平整点的地方,还要有燃料,最好是能有水源。
实在没有水源,就用随身带的。
我们50个人,车上就带了11个锅,向前赶一段路之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就把锅卸下来,开始烧开水。
然后把开水泡在炒米里面,当然,还可以把熏干的兔子肉切成小块泡进去。
你要是觉得切肉很麻烦,就干脆直接啃。
反正每个人分配了十只腊好的兔子,都用香料熏过,算是高端的肉食了。
你想怎么吃怎么吃?反正吃完了你不能去抢别人的。
按照正常的速度,我们这50人吃完饭,再用下面没有燃尽的火焰再烧上一锅水。
后面这三支队伍就能够跟上来了。
这十锅的开水分给这150个人基本上每人能分上那么一小碗。
他们拿上自己备的干粮就着热水把中午饭解决了。
这就比喝凉水啃干粮舒服多了,特别是烧开水之后,进行了消毒,路途上出现肠道传染病的可能性就减少了很多。
而我一般是跟着三四个老兵和这群走的慢的人一块走。
因为我们四个秀才要一起谈天说地、借古论今、慷慨激昂、激扬文字、高兴的时候还要吟上几句诗。
其他三个人还要摇头晃脑的齐声应和,拍手叫道:“好湿!好湿!”
反正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表情一定要做到好湿好湿的水平。
毕竟我们是一个县出来,将来真要分配给作战任务了,肯定是我们这200人一块行动。
不说行动的时候能够整齐划一,至少不能互相拖后腿吧。
等我们的大部队来到宿营地之后,士兵们把热水都分好了,我手下的这群团练就收拾起来锅,推着车继续前进。
而我们四个秀才就要找一块平地铺上一张竹席,席地而坐,来上一顿野餐。
虽然啃的只不过是大饼炒米,但是内容不重要,形式很重要。
他们三个非常乐意和我一块儿吃饭,因为我手下的老兵经常性的能打着一些兔子,山鸡之类的玩意。
我们独轮车上放的是十一个铁锅,其中一个是我的专用炊具。
通常士兵们埋锅造饭的时候,那几个老兵就会把他们打到的猎物处理干净,放在我的锅里开始熬煮。
就算是他们没有打到猎物,也会在头天晚上在过往的街镇上买上几只鸡或者是一只小猪,甚至是一条狗。
这些都没有的时候,就往锅里扔上几只干兔子的碎肉块。
反正能保证中午的时候我能喝到肉汤。
本来我是受到现代教育,一直讲究官兵平等的,但问题是,那群老兵坚决不同意。
如果我和士兵们吃的都一样了,那这些老兵也得和士兵们吃的一样。
我吃的不一样了,这群老兵就可以借光吃的更好一点。
我实际上是不乐意的,但是我还在长身体,必须要补充营养蛋白质,所以他们做的肉汤,我也就勉为其难的吃了。
不就是花点钱路上买点鸡鸭吗?反正岳父给我的钱还很多,足够路上用了。
中午我们四个秀才就这一锅肉汤,当然里面的肉也不会浪费,进行一次小小的会餐,显得非常有情趣和野味。
等我们吃完了,士兵们早就吃完了,有些动作快的,甚至能打个盹了。
然后我们的队伍继续前进,一般我们的行程都会控制着能够在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或者镇子住宿。
尽量不在野外过夜。毕竟现在这个自然环境,野生动物还是有点多。
虽然我们这群人拿刀弄枪的,不怕那些玩意儿,但是睡到半夜,身边钻过来一条蛇也是挺吓人的。
我们的运气不错,走了20多天,只碰到了两天下雨。还只有一天下雨下在了白天。
白天下雨,我们干脆就不走了,直接在那个镇子里面霸占了一家大户人家的一个大院子,躲了一天。
另外一天,虽然赶上下雨,但是已经快要到目的地了,大家都把雨具拿出来披在身上。
我就发现我的那群老兵配置的雨具还真是比较科学。
其他的团练基本上是每人一件蓑衣,那个玩意儿一吸水其实挺沉的。携带起来也不太方便。
要把蓑衣使劲的挤压,使劲的捆紧,尽量缩小体积。
而老兵们给我们准备的雨具,实际上就是一张大号竹席子。
不过席子的两头有绳子,往身上一披,把绳子一系就像一个斗篷一样。
再配上我们头上的斗笠雨,基本就淋不到身上。
收起的时候也很简单,直接卷成筒就行了,而且这个玩意儿还有其他用途。
有一天我们没办法,只能在野外宿营,每个人携带的竹席就是搭帐篷的材料。
把两辆独轮车并排放在一起,两车中间间隔一定的距离。
然后把我们携带的竹竿长枪架在两边的独轮车上,再把枪尖搭起来的部分用绳子系住。
把竹席再用绳子搭在两根长枪上面。
两张席可以搭建一个躺得下三四个人的小帐篷。
一张席可以搭出一个单人帐篷。
不要小看这张席子,有了它之后,睡上一晚上,你身上就会少很多的露水。
你受寒的几率就会下降很多。
而其它部队的士兵则是披着蓑衣,靠着树或者背靠背睡觉。
这一晚上睡下来,能不腰酸背痛?第二天能有力气打仗?
不过我小看了古代老农民的身体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