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身世风波(1 / 2)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首页

皇太后丧期以日易月,最少也要持续十三日,在这之前,百官无需上朝,直接去所属机构上班。

赵祯若有要事宣召大臣,可在垂拱殿开小朝会。

临朝听政的刘娥一死,朝堂必然会迎来一场大洗牌,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四月十三日的大朝会,赵祯也在抓紧时间熟悉朝廷各机构的职能。

……

四月三日,赵祯早起晨练结束后,在垂拱殿召见大臣。

身穿紫色官袍,腰挂金鱼袋,差遣为参知政事的副相晏殊,正站在殿中劝说赵祯。

“官家,如今外面关于太后非官家生母的风言越演越烈,臣请官家早日处置。”

赵祯坐在书案后,神色疑惑的问道:“晏相,朕有疑惑,外面议论太后是不是朕的生母,这件事有何要处置的?”

“官家,我朝素来以仁孝治国,若官家明知生母是谁,却不做出任何表示,恐天下人会非议官家不孝,而不孝乃十恶之一,背上此等名声,于国不利,于官家更不利。”

“李宸妃虽是朕之生母,刘太后亦是朕之养母。在朕幼冲之年,太后临朝听政,权知军国重事,将朝廷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现如今,国力蒸蒸日上,朕不愿为了此事而打破局面,晏相可明白?”

在赵祯的计划里,四月十三日的大朝会上,他将设立内阁,而晏殊是早就拟好的内阁辅臣之一,若因此事让他背锅出京,赵祯的计划就会被迫搁置,他在朝中将失去一个得力干臣。

“臣知官家心意,但此事非臣不可,官家升李宸妃为太后,将臣这个蒙蔽圣听的奸臣贬黜出京。”

“臣乃是参知政事,足够担下此事,等坊间议论渐止,官家再召臣回京便是。”

赵祯若有所思,确实,按晏殊的方法处理是最简单的办法,对外就说晏殊慑于刘娥权势,不敢将实情告知赵祯,皇帝全程被蒙在鼓里,直到太后驾崩,才有人将实情告知于帝。

然后赵祯顺势发怒,贬黜刘娥提拔的一众大臣,进而否定刘娥当国时颁行的各种法令,重新整顿朝纲,塑造一個以赵祯为核心的新的领导班子。

这是正常的处理流程,基本每一位新君即位,都会这么搞。

但赵祯不愿。

他想继承刘娥的政治遗产,作为青史留名的女后,能被她亲手提拔起来的大臣,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这些人能在刘娥手下做事,那为何就不能为他赵祯卖命?

“晏相,朕知道你的忠心,但朕不愿意让你背负着骂名离京,如今朕将亲政,正是需要晏相出力辅佐的时候,无论如何,你都不能离开,关于朕生母一事,朕会寻找其他办法解决。”

“官家,臣……”

“朕意已决,晏相不必再劝。”

晏殊还想再劝,但被赵祯先一步打断。

明明只需要把他贬黜出京,赵祯身上就不会留下一点污名,如此简单,为何不愿?

若用其他办法,无论怎样,都要损伤赵祯的名声,这是晏殊宁可自污也不愿看到的。

“晏相若无其他事,就去忙吧,朕还要召见其他大臣。”赵祯怕他再啰嗦,先一步逐客。

“臣告退。”晏殊无奈又不甘心的退出大殿。

目视晏殊离开大殿,赵祯思索了片刻,对侍立一旁的任守忠说道:“任供奉,你去传召翰林医官许希入宫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