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天地间似有雷声自九天之上传来。
闻仲骇然,手里端着的茶杯被直接捏碎,滚烫的茶水浇在手上,却被心中的惊悚寒意覆盖。
好一会,闻仲才缓过神来,强压下心中的悸动,正色道:“天机不可泄露,未来之事不可再谈。太子需谨记,今后切莫妄言。”
“太子想叩见圣人,我帮不了,稍后可以祷告恩师上报试一试,现在且说前两策。”
闻仲拂须,沉吟片刻,继续道:“大商如今久无战事,雄关将士难免松懈,奏吾为定疆大使点阅三军自是好事,合该吾亲自监察。带上费仲、尤浑也只是一句话的事,但是要带上你,难。”
“太子如今仅有十二岁,又为王储,不可轻离朝歌,即使吾上奏,大王和王后也不会准许。”
“还有第二件事,你想让八百诸侯嫡子质于朝歌,更是难上加难。质子之策开万古之先例,大王向来自信,威加宇内,必不会同意。吾虽然不怕得罪八百诸侯,但是诸侯必然要心生怨恨,此乃取祸之道,利弊皆存,吾需仔细斟酌。”
一老一少对视,气氛凝重,除了呼吸声,周围安静得可怕,针落可闻。
数息后,殷郊目视闻太师,毫不退怯。
“我必须要随太师巡查大商,并且领百夫长之职,太师只管上奏,我必能说服母亲,有了母亲助力,加上太师之言,说服父亲并不难。”
停顿了一下,殷郊转头瞥了西方一眼,淡淡道:“若是我告诉太师,今后逆伐大商的人就是某位诸侯的嫡次子呢?”
“不可能。”闻仲立时否定,“嫡次子向来没有继承爵位的资格,哪里来的兵马?除非嫡长子死亡。”
忽地,闻仲反应过来,急忙道:“四大诸侯嫡长子均没有夭折过,是谁?区区嫡次子竟然敢谋反?能拥有谋逆实力的非四大诸侯不可,东、西、南、北四大诸侯,究竟是谁?”
说着,闻仲猛地反应过来。
想起了殷郊说话之前的小动作,瞳孔紧缩,难以置信道:“西方?西伯侯?这怎么可能?”
“西伯侯姬昌素有贤名,但无精兵良将,比起东伯侯远远不远,怎敢妄起刀兵?太子当真没记错?”
“我记得西伯侯共有九十九子,难怪你会要求子嗣多余十人者,质子必须是嫡长子和次子,原来如此。”
殷商江山传承数百年,西伯侯姬昌乃是帝乙敕封的。
此人向来勤政爱民,贤名广传大商,无人不知,也难怪闻仲不信。
只是如今已是死敌,殷郊自不会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立刻便给姬昌上眼药。
“太师,说不定他积赞贤名就是为了方便聚义起事呢?”
殷郊毫不隐藏自己的恶意,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我听说姬昌精通先天八卦,能演算未来一切事情,若是太师不信,可借助质子之策让姬昌来到朝歌,于朝会上测算未来自己会不会谋反。”
“若是他答会,立即便有万军开拔,踏平西岐。”
“若是他答不会,那就让他向坐镇昆仑祖脉的圣人发下天道誓言:姬昌及其子嗣,若是逆伐大商,即刻天罚加身死无全尸,若有修行之士帮辅,仙路断绝,天人五衰临身。”
......
此时封神大劫的信息还未传出,天地间风平浪静。
姜子牙还有两年时间,才会下昆仑山主持封神大典。
闻仲久居朝歌,许久不曾回碧游宫,自然不知道此刻万仙齐聚金鳌岛,商讨封神榜之事。
通天教主敲响渔鼓,声震虚空。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