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君王用人,德行有亏、贪财好色都不算大毛病。假如真有人清廉立德养望,当皇帝的反而要烦恼这人是否打算取自己而代之。
苏家庙小,当然比不上朝堂,害怕底下有人功高盖主。但用人的道理多少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一个人多少要有些弱点好拿捏,这才让人放心。
为什么世家大族爱用家生子,不就是因为这些人全家都在自己手里。就算有个别能上跳下窜的,难道全家都能上跳下窜,翻出宗族的手掌心。
既然已经有弱点可以拿捏了,用人的时候当然可以挑一些能力好且品行好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非要用那种能力虽好,却有些毛病的人,时刻敲打,好将人捏在手中。
就说林文理的状况,不论是苏涣或徐卿,都不止一次要为他作媒。能让这两夫妇代为开口的女子,不管家世或人品,那都是极好的。就是自己找上门的媒婆和少女,那也是多不胜数。
饶是如此,也都被林文理婉拒了。哪怕是露水姻缘,他都没碰过。
要是眼前女娃肚里的孩子,真是林文理的。那么成就这桩好事,也不是不行。只是被二大爷苏轩在大庭广众下这么一闹,事情反倒不好办了。
为此,苏涣虽然没有真正问清楚缘由,心中却已经埋怨起自己的二叔来。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已经默认了林文理做了这事;或者说,希望这事真是他做的,这才对苏家有好处。
就说苏涣最为自豪的识人之明吧,他当然看得出林文理的心思。
首先,这人究竟是为什么愿意帮助自己,苏涣只能用三个字总结,那就是’他乐意’。既不是为了富国强民的大志,也不是为了金银珠宝的财富,就是心情好,所以帮忙而已。
这样一个人,神仙都拿捏不住。哪天他不想玩了,把整个摊子扔下,一溜烟跑了,都没人找得到他。
所以一直以来,苏涣对于林文理的建议,可说得上是言听计从的。
另一方面,在工业的发展上,苏涣也是属于跟不上林文理脚步的那类人,当然无法对他的建议指手画脚,除非想帮倒忙或扯后腿。
之所以表现得如此’乖巧’,也是怕这位大才心情不好,拂袖而去。到时苏家开展的整个大摊子,他都不知道该怎么维持下去。
别看这几年有很多小鬼跑来自己身边指点江山,说整个苏家集团要怎么发展,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润,并且扩大其影向力。
苏涣也是认真听了这些人的话,最终却没有采用任何一人。并不是这些人说的不好,或是他们中的某些人和苏家老爷的关系不够亲,而是这些人格局不够大,没有说到点子上。
就是那些和苏涣有书信往来的同门、同年,他们对苏家这一大摊子也是看不明白的多,更不用说接手,然后发展得更好了。
说白了,要是没了林文理,现在苏家的摊子能维持住,都是大幸,衰败的可能性更大,倒不至于崩盘。
因为所有工厂内部的运作太过复杂,没几个人厘得清,看得明。唯独看得出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光是那银钱上的搬运,就叫人冷汗直流。
面对这样一个局势,苏涣当然希望有一个可以更好稳住林文理的办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心里不上不下的,没一个着落。
就在自己亲爹心思千百转之际,能读他人心思的苏茵只觉得好笑。
被控诉的正主还没出现,大伙儿就把这件事情当真的办。
苏二叔公的心思暂且不去读他,就说那个正在哭泣的妹子,也是演得一番好戏呢。普通人看不出来,难道她还看不出来嘛。
不等亲爹想到如何恩威并施的方法,苏茵先一步打断对方的思绪,说道:”父亲,你也不问一问这个妹妹,究竟事情经过如何。光是听二叔公的片面之词,却是失了偏颇。”
苏茵一番话,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不是亲爹,而是出面控诉的苏二大爷。
苏轩闻言,当即皱眉大怒说道:”孙儿,妳这话说的。难道人证、物证俱在眼前,你们依然要相信那个畜生的清白吗。刚好今日有朝廷官员在此,我们何不请他出面,主持个公道。”
一直以为自己身为客人,适逢其会看了一出好戏的富东与秋玉姑夫妇,猝不及防,自己居然成了焦点。
起初他们还以为自己刚好看了出闹剧,现在夫妻俩没人这么认为。问题只在这滩浑水,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