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无名道观(2 / 2)魔非道念首页

山路陡峭,幸好险峻处设有护栏。三人步履不停,终于攀登至山顶。此时,小姑娘早已疲惫不堪,趴在蔡鹏背上沉沉睡去。

这座道观很小且略显破旧,仅有一座主殿,两侧各有一间厢房,供道士居住和临时客宿。还有一间简陋的厨房,倒塌的仅剩一面透风的残墙。道观内只有一位年迈的道士,平时吃的大米和水都是定期下山购买,蔬菜则在道观后开辟的一片荒地上种植。

外婆登上山顶,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便急忙步入主殿虔诚地祈祷,坚信心诚则灵。老道士在一旁低吟诵经,目送老人拜完后,恭敬地双手递上一支清香。

这时,蔡鹏背着熟睡的小姑娘走了进来,老道士暂停诵经,关切地问道:“小姑娘这是睡着了吗?是否需要将她安置在客房休息,看你背着她也怪累的。”

蔡鹏感激地向老道士点头致谢,随即跟随他进入客房。轻轻地将小姑娘放在床上,盖上一层薄被防止着凉后,蔡鹏便退出房间,赶紧跑向厨房水缸,大口喝水解渴,这一路背着小姑娘上山确实给他累坏了。

外婆正与老道士在客房门口交谈,询问着蔡鹏的情况。蔡鹏喝完水走近后,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老人家,你孙子并无大碍,我观他面色红润,绝非鬼怪附身。你看他爬这么高的山,依然精神饱满。你就放宽心吧。”

闻言,外婆宽慰地舒了口气,感叹道:“那就好,那就好。你们道观真灵验,我孙子一来,病就好了。”随即坚持要为孙子求一支姻缘签,老道士只好陪她重返主殿。

蔡鹏闻言皱眉,心中腹诽:灵验个鬼,本来就没什么事。哪个普通人爬这么久山路脸色不红润?

外婆去主殿求签,小姑娘已在客房安顿好,他感到有点无聊,便独自在道观外溜达起来。他对拜神什么的并不感兴趣,他一个九年义务教育下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相信这些?

这座道观,蔡鹏小时候也曾来过,每次都是像小姑娘一样,一到山顶便沉沉睡去。唯一清晰的记忆就是那位始终都在的老道士。山顶不大,除了道观,就只剩下一小片竹林。他在道观周围闲逛,走久了,就萌生出去竹林逛逛的念头。

遥望竹林中密密麻麻的翠竹,偶尔瞥见几颗崭露头角的竹笋,他琢磨着总不能空手而归,不如挖些竹笋带回家吃。说做就做,他迅速跑向厨房,然而厨房内工具寥寥,没能找到锄头。最后,他只好拿起找到的竹篮和柴刀,凑合凑合用得了。

他提着竹篮和柴刀,轻快地奔入竹林。正如他所料,地上的竹笋是真的多,雨后的四月,遍地皆是。蔡鹏开始精心挑选起来,要知道,刚冒出尖的竹笋最为鲜嫩美味。于是,他不知不觉深入竹林深处。

当他满心欢喜地装满一篮筐竹笋准备返回时,却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这竹林不大,怎么会迷路呢?他随意选了个方向,打算走到尽头再从崖边绕回道观。然而,当他走了许久,才发现自己似乎一直在原地打转。看着身旁自己刚刚挖竹笋留下的坑,他困惑不已,难道遭遇了传说中的“鬼打墙”?

无奈之下,他选择了最原始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又选定一个新的方向前进,并在经过的竹子上用柴刀刻下标记。如此又走了许久,当他再次看到刻有标记的竹子,恐慌油然而生。那些标记证明他又回到了起点。他开始反思,为何进来时一切顺利,想出去就碰见这事了。他试图找到进来时的路线,可当时只顾寻找竹笋,哪还记得路线。他只好又重新选择一条路,小心翼翼地走,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确认足迹,确保自己是沿着直线前进。

经过漫长的行走,他终于看到了竹林之外的景象,顿时松了口气。远方是悬崖边缘,旁边有一座破旧的小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