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雨桐从《破晓之光》离组后,在品牌方的邀请下,闪现法国戛纳电影节,在红毯上亮相。
而冯信宇的团队,一贯以来贯彻的就是“多做,少说”的行事风格。
他作为《破晓之光》的核心主创,即便在拍摄完成之后的后续工作,也是需要全程参与的。
而后续中,作为联合编剧的陈倩,也加入了“审核团队”的一员。
“我们的剧集虽然短小,但是也需要和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短剧区分开。”
冯信宇在剪辑工作开始之前,和剪辑团队进行着会议。
冯信宇敏锐地察觉到,现在对影视行业造成冲击的,除了那些批量涌入进来影视行业的“劣币”之外。
还有两样——
一个是短视频的剪辑,另外一个则是短剧。
“短视频剪辑是建立在“侵犯”版权的前提下,对剧集进行提炼——这符合了当下网友、观众们把这类食品当做电子榨菜的习惯。
而短剧,则是在罔顾逻辑的前提下,带给观众的工业垃圾糖精——甜,但也不能多吃。”
陈倩旁听着,做着笔记。
对于能够参与进后期,她别提多开心了!
拍戏的时候她进组探班过两次,每次的进度都让她感到惊喜——看到自己参与编剧的剧集在眼前拍摄,而且在冯信宇的“保驾护航”之下,实现完美落地!
这对于她这样的创作者来说,是一种幸福,也是幸运。
让陈倩震惊的是,冯信宇不仅在故事的构思上很有想法。同样,他对于现在的市场,也有敏锐的嗅觉和清晰的洞察。
和陈倩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剪辑组的工作人员们。
市面上的各种剪辑视频泛滥,一部时长150分钟的电影被剪成15分钟,难道真的是因为观众不尊重“原创”吗?
在他们剪辑师看来——
有时候,尊重是相互的。
片方傲慢地觉得自己可以躺在现代的电视、电影工业上,批量地产出“作品”,观众们就应该“感恩戴德”的照单全收?
放屁。
你的作品所有看点,都在这15分钟里面,却偏偏要浪费观众的150分钟时间——观众还得花钱,这不是人财两失嘛。
花钱就花钱吧,真能看到好的作品也就算了,可是现在的那些作品——
他们自己作为这个影视行业里重要的一环,都不好意思提及。
“咱们的篇幅小,我想要的是在保持明朗的叙事结构下,做到节奏紧凑,这个还需要交给各位——”
冯信宇看着剪辑组组长,言下之意便是会充分尊重他们的剪辑工作。
“冯老师,请放心,我们保证,一定出色完成任务。”
在整个6月,冯信宇除了拍摄商务的广告之外,基本都是和剪辑组的老师们呆在一起。
不过整个项目期间,有一件事倒也是让冯信宇感到疑惑的。
作为最大投资方的“英华传媒”,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也仅仅是那个走马观花的“姜代表”,过来视察了3趟。
但这个“代表”却极其好说话,陈波除了好吃好喝的招呼之外,他什么话都没有。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目前为止,冯信宇都没察觉这件事妖的“点”在哪儿。
就像是现在,哪怕是项目进入后半程,这位姜代表,也只是又神神鬼鬼地出现了一次。
“哎,冯老师做事,我们放心的。你们不仅没有让这个项目超支,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说明你们对项目的把控能力是非常出色的,我司上下,对该投资都非常满意。”
姜代表闲适地靠在沙发上,轻松的派头仿佛是来度假,而不是视察。
陈波和冯信宇交换了一下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