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轩对于这位「良家子」令使的态度虽有不忿,但话说没错,他不做辩论,默默地跟着。
李凤觉察到了季轩脸上的异样,于是便对徐不二说道:“不二,你先去祠堂安顿好事务。我与二位再在城中走走看看。”
“是。”
看着待人走远,李凤再次开口问道:“荀姐姐,人走了,有什么要说的也就不用顾忌了。”
荀小白神色依旧平静:“殿下,依我所见,这潮州城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人祸......难不成是万民教所为?”
“一问便知。”
季轩也不再收敛,一掌横拍。
掌风卷起细雨,街边破败的客栈仅存的一扇焦黑的大门就只剩下了几段碎木块散落在石砖地上。
门中衣衫褴褛的青年错愕的神情落在三人眼中
“何人?”李凤当即问道。
“岭南道节度使之子裴匡见过秦王殿下!”
听得李凤发问,裴匡也是回过神,快步走出客栈,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李凤见来者身份,心中一喜:“裴使相之子?”
“正是。”
“来的正好,方才正说到万民教!听说你如今也是教中客卿了?”
裴匡不敢抬头,依旧俯着身子:“殿下说笑,如今我已不是那万民教中的客卿了。”
荀小白颇为警觉:“入城以后你便一直跟着我们,既已脱离万民教,为何不早早现身?”
裴匡答道:“在下离开万民教后,万民教便派人肃清叛教之人,以防有诈直到方才我确认殿下的身份后才敢现身。”
李凤不再疑心,翻身下马将人扶起:“这潮州城为何变成了如今这幅模样?”
听到问话,裴匡深吸了口气,双目通红,口中言语娓娓道来。
“回禀殿下,在下受家父之命,领客卿一职,监察万民教。恰巧年初逢灾,父亲通过我的身份,借用万民教之力打压士绅,好让重税之下的百姓能少受些苦难。”
“却不料这期间放纵太过,让那万民教起了贼心,教中举事之声愈发猖獗,我身为客卿尽管极力制止,却被那教主视为眼中钉,逐出了万民教。”
“在那之前我也借着客卿的身份在教中招揽了不少愿意为朝廷效命的义士,安排在各州分舵以防万一。”
“不曾想他们因得知我被逐出教中,索性纷纷就地起事反抗,这潮州城便在这乱象之中被付之一炬。父亲得知殿下您南下的消息,所以便命我在城中接应......”
裴匡捶胸顿足地讲述着自己的“遭遇”。
“一江湖教派之内斗,竟至于此?”李凤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兀自呢喃着。
季轩见状接过话问道:“辛苦裴公子来报信,不知接下来可有去处?”
“如今,广州府被万民教严防死守,父亲困守孤城,我已经回不去了。本想着再过几日等不到殿下,便北上去江南道求援......”
李凤说道:“裴公子莫要担心,「良家子」已奉陛下旨意南下处置此事,我只是不忍见百姓受难,方才率先南下赈灾。”
裴匡感叹道:“殿下大义!”
见到这位故人之子如此积极,李凤此刻心中也颇感欣慰:“既然没有去处,不妨随我们同行,这样也好有个照应。”
“多谢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