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也恭恭敬敬地答了礼,问道:“未知长者何人。”
“老夫习凿齿,听闻周公与世长辞,特来吊唁。”长者答道。
说完周复又长躬到底。
习凿齿乃当世大家,其才学和名望可谓声播四海。当他与佛门高僧释道安见面时,远远地就自我介绍道:“四海习凿齿。”释道安应声道:“弥天释道安。”一时传为美谈。后来因与桓温理念不合,被免职之后在家著写汉晋春秋,以至于患上脚疾。
习家所在的习家池与岘渡村相距不远,之前周复祖孙还帮助他免遭胡人劫掳,习凿齿虽然不知那晚是谁救了他,但根据仆人的描述,以及之后官府去周家表彰,也不难推测出是谁。因此听闻周盛离世便急匆匆赶来吊唁,所幸还没出殡。
“今日晚辈礼数不周,还请先生见谅,日后必登门拜谢老先生!”周复想起祖父曾经交代他可去习家借书,便决定顺势登门拜访习凿齿。
“周郎节哀顺变,他日若有空,可来老夫家里坐坐,老夫在家恭候。”
“不敢,不敢。”
两人又客气了一番,习凿齿让仆人留了些丧葬必备之物,这才离去。
出殡那天周复特意带上了那条铁枪,好让铁枪送送祖父。之后又把铁枪插在祖父坟前,自己在坟边搭了一个草庐,准备在这里守孝。
小霖也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打算陪周复一同守孝,却被周复赶了回去。因为周复知道在山中守孝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他不愿小霖受这苦,而自己当然也不是每日守在这里,他还要出去打猎,养家糊口,还要去习家读书学习。
虽然周复并不赞同能够守孝三年的儿女就一定孝顺的观念,但是在这个时代就必须融入到这个时代中。晋朝以孝治国,注重孝道,自己不能在这方面留人诟病。
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私心。
这几日村里好几个大娘借着送食物的时间来做说客,叫周复赶紧给小霖一个名分。毕竟小霖也是从小在村中长大,大娘们心疼小霖,都劝周复尽早完成祖父遗愿,让两人早日完婚。
乡野村民本就不像士大夫那样要守着守孝期间那些杂七杂八的规矩。他们才更真正知道一个真理,活人要为活人活着,而不是为死人活着。
虽然周复知道这样的道理,心中也非常认同,但是他依旧决定以守孝为由延迟与小霖的婚期。
时值初春,这几日遇上了倒春寒,山中分外寒冷。周复为了御寒便在祖父坟前练起了“天涯断魂枪”。这几日只要有空,他便练这枪法。
“天涯断魂枪”是周盛年轻时候于阵战搏杀之中领悟出来的枪法,分为马战和步战。马战枪势大开大阖,刚猛有余,但是后劲不足,适合在万军之中以雷霆之势取上将首级。故此有“一招天涯惊断魂”之说。
但是当碰上势均力敌者,甚至比自己更厉害的敌人时,就不免陷于缠斗之中而不能竟全功。
周盛退隐之后,结合自己多年厮杀的经验,又创造出了步战枪法。步战的枪法就更适合格斗,其枪势灵活多变,后招如大江涌流,绵绵不绝。
周复练了半个时辰便感觉体力有些跟不上了,真不知道祖父当年是怎么提着这三十余斤的铁枪打上好几个时辰甚至一整天的战的。
他浑身湿透,头顶冒着丝丝水汽。可是寒风一吹,顿时感到更冷了。此时周复才注意到半山腰有一道身影正在努力地往山上爬来。